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硬件、外部設備與維護嵌入式技術基礎與實踐(電子設計與嵌入式開發(fā)(第6版 基于STM32L431微控制器 微課視頻版)

嵌入式技術基礎與實踐(電子設計與嵌入式開發(fā)(第6版 基于STM32L431微控制器 微課視頻版)

嵌入式技術基礎與實踐(電子設計與嵌入式開發(fā)(第6版 基于STM32L431微控制器 微課視頻版)

定 價:¥99.80

作 者: 王宜懷,李躍華,徐文彬,施連敏 著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302585305 出版時間: 2021-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28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以意法半導體(ST)ARM CortexM4內核的STM32L431微控制器為藍本,以知識要素為核心,以構件化為基礎闡述嵌入式技術基礎與實踐,同時本書隨附實踐硬件系統(tǒng)。全書共12章,第1章在運行一個嵌入式系統(tǒng)實例的基礎上簡要闡述嵌入式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學習誤區(qū)與學習建議; 第2章給出ARM CortexM4微處理器簡介; 第3章給出MCU存儲器映像、中斷源與硬件最小系統(tǒng); 第4章以GPIO為例給出規(guī)范的工程組織框架,闡述底層驅動的應用方法; 第5章闡述嵌入式硬件構件與底層驅動構件基本規(guī)范; 第6章給出串行通信模塊及第一個帶中斷的實例; 第1~6章囊括了學習一個微控制器入門環(huán)節(jié)的完整要素; 第7~11章分別給出SysTick、Timer、PWM、Flash在線編程、ADC、DAC、SPI、I2C、TSC、CAN、DMA、位帶操作、系統(tǒng)時鐘、復位模塊、看門狗及電源控制模塊等內容; 第12章給出RTOS、嵌入式人工智能、NBIoT、4G、WiFi及WSN等應用案例。 本書提供了電子教學資源,內含芯片資料、使用文檔、硬件說明、源程序等,還制作了課件及微課視頻。 本書適用于高等學校嵌入式系統(tǒng)的教學及技術培訓,也可供嵌入式系統(tǒng)與物聯(lián)網應用技術人員作為研發(fā)參考。

作者簡介

  王宜懷,男,1962年生,博士,蘇州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軟件工程系主任、博士生導師;蘇州大學嵌入式系統(tǒng)與物聯(lián)網研究所所長、閩江學者講座教授;江蘇省計算機學會嵌入式系統(tǒng)與物聯(lián)網專委主任,蘇州市政協(xié)常委。曾獲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蘇州大學五四青年特別感謝獎、高尚師德獎等。致力于嵌入式人工智能與物聯(lián)網等方向研究與教學工作,撰寫《嵌入式技術基礎與實踐》(1~5版)等著作十余部。

圖書目錄


Contents
目錄





第1章概述

1.1初識嵌入式系統(tǒng)

1.1.1運行硬件系統(tǒng)

1.1.2實踐體系簡介

1.1.3編譯、下載與運行第一個嵌入式程序

1.2嵌入式系統(tǒng)的定義、發(fā)展簡史、分類及特點

1.2.1嵌入式系統(tǒng)的定義

1.2.2嵌入式系統(tǒng)的由來及發(fā)展簡史

1.2.3嵌入式系統(tǒng)的分類

1.2.4嵌入式系統(tǒng)的特點

1.3嵌入式系統(tǒng)的學習困惑、知識體系及學習建議

1.3.1嵌入式系統(tǒng)的學習困惑

1.3.2嵌入式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

1.3.3基礎階段的學習建議

1.4微控制器與應用處理器簡介

1.4.1MCU簡介

1.4.2以MCU為核心的嵌入式測控產品的基本組成

1.4.3MAP簡介

1.5嵌入式系統(tǒng)常用術語

1.5.1與硬件相關的術語

1.5.2與通信相關的術語

1.5.3與功能模塊相關的術語

本章小結

習題

第2章ARM CortexM4微處理器

2.1ARM CortexM4微處理器簡介


2.1.1ARM CortexM4微處理器內部結構概要

2.1.2ARM CortexM4微處理器的內部寄存器

2.2尋址方式與機器碼獲取方法

嵌入式技術基礎與實踐(第6版)(微課視頻版)

2.2.1指令保留字簡表與尋址方式

2.2.2指令的機器碼

2.3基本指令分類解析

2.3.1數(shù)據傳送類指令

2.3.2數(shù)據操作類指令

2.3.3跳轉控制類指令

2.3.4其他指令

2.4匯編語言的基本語法

2.4.1匯編語言的格式

2.4.2常用偽指令簡介

本章小結

習題

第3章存儲器映像、中斷源與硬件最小系統(tǒng)

3.1STM32L4系列MCU概述

3.1.1STM32L4系列MCU命名規(guī)則

3.1.2STM32L4存儲器映像

3.1.3STM32L4中斷源

3.2STM32L4芯片的引腳圖與硬件最小系統(tǒng)

3.2.1STM32L4芯片的引腳圖

3.2.2STM32L4硬件最小系統(tǒng)原理圖

3.3由MCU構建通用嵌入式計算機

3.3.1嵌入式終端開發(fā)方式存在的問題與解決辦法

3.3.2提出GEC概念的時機、GEC定義與特點

3.3.3由STM32L431芯片構成的GEC

本章小結

習題

第4章GPIO及程序框架

4.1GPIO通用基礎知識

4.1.1GPIO概念

4.1.2輸出引腳的基本接法

4.1.3上拉、下拉電阻與輸入引腳的基本接法

4.2軟件干預硬件的方法

4.2.1GPIO構件API

4.2.2GPIO構件的輸出測試方法

4.3認識工程框架

4.3.1工程框架及所含文件簡介

4.3.2了解機器碼文件及芯片執(zhí)行流程簡析

4.4GPIO構件的制作過程

4.4.1端口與GPIO模塊

4.4.2GPIO基本編程步驟并點亮一盞小燈

4.4.3GPIO構件的設計

4.5第一個匯編語言工程: 控制小燈閃爍

4.5.1匯編工程文件的組織

4.5.2匯編語言小燈測試工程主程序

4.6實驗一熟悉實驗開發(fā)環(huán)境及GPIO編程

本章小結

習題

第5章嵌入式硬件構件與底層驅動構件基本規(guī)范

5.1嵌入式硬件構件

5.1.1嵌入式硬件構件概念及其分類

5.1.2基于嵌入式硬件構件的電路原理圖設計簡明規(guī)則

5.2嵌入式底層驅動構件的概念與層次模型

5.2.1嵌入式底層驅動構件的概念

5.2.2嵌入式硬件構件與軟件構件結合的層次模型

5.2.3嵌入式軟件構件分類

5.3底層驅動構件的封裝規(guī)范

5.3.1構件設計的基本思想與基本原則

5.3.2編碼風格基本規(guī)范

5.3.3頭文件的設計規(guī)范

5.3.4源程序文件的設計規(guī)范

5.4硬件構件及其驅動構件的復用與移植方法

5.4.1硬件構件的復用與移植

5.4.2驅動構件的移植

本章小結

習題

第6章串行通信模塊及第一個中斷程序結構

6.1異步串行通信的通用基礎知識

6.1.1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

6.1.2RS232和RS485總線標準

6.1.3TTLUSB串口

6.1.4串行通信編程模型

6.2基于構件的串行通信編程方法

6.2.1STM32L431芯片UART對外引腳

6.2.2UART構件API

6.2.3UART構件API的發(fā)送測試方法

6.2.4printf函數(shù)的設置方法與使用

6.3UART構件的制作過程

6.3.1UART寄存器概述

6.3.2利用直接地址操作的串口發(fā)送打通程序

6.3.3UART構件設計

6.4中斷機制及中斷編程步驟

6.4.1關于中斷的通用基礎知識

6.4.2ARM CortexM4非內核模塊中斷編程結構

6.4.3STM32L431中斷編程步驟——以串口接收中斷為例

6.5實驗二串口通信及中斷實驗

本章小結

習題

第7章定時器相關模塊

7.1定時器通用基礎知識

7.2STM32L431中的定時器

7.2.1ARM CortexM內核定時器SysTick

7.2.2實時時鐘模塊

7.2.3Timer模塊的基本定時功能

7.3脈寬調制

7.3.1脈寬調制通用基礎知識

7.3.2基于構件的PWM編程方法

7.3.3脈寬調制構件的制作過程

7.4輸入捕捉與輸出比較

7.4.1輸入捕捉與輸出比較通用基礎知識

7.4.2基于構件的輸入捕捉和輸出比較編程方法

7.4.3輸入捕捉和輸出比較構件的制作過程

7.5實驗三定時器及PWM實驗

本章小結

習題

第8章Flash在線編程、ADC與DAC

8.1Flash在線編程

8.1.1Flash在線編程的通用基礎知識

8.1.2基于構件的Flash在線編程方法

8.1.3Flash構件的制作過程

8.2ADC

8.2.1ADC的通用基礎知識

8.2.2基于構件的ADC編程方法

8.2.3ADC構件的制作過程

8.3DAC

8.3.1DAC的通用基礎知識

8.3.2基于構件的DAC編程方法

8.4實驗四ADC實驗

本章小結

習題

第9章SPI、I2C與TSC模塊

9.1串行外設接口SPI模塊

9.1.1串行外設接口SPI的通用基礎知識

9.1.2基于構件的SPI通信編程方法

9.1.3SPI構件的制作過程

9.2集成電路互聯(lián)總線模塊

9.2.1集成電路互聯(lián)總線的通用基礎知識

9.2.2基于構件的I2C通信編程方法

9.2.3I2C構件的制作過程

9.3觸摸感應控制器模塊

9.3.1觸摸感應控制器的基本原理

9.3.2基于構件的TSC編程方法

9.3.3TSC構件的制作過程

9.3.4模擬觸摸感應輸入功能

9.4實驗五SPI通信實驗

本章小結

習題

第10章CAN總線、DMA與位帶操作

10.1CAN總線

10.1.1CAN總線的通用基礎知識

10.1.2基于構件的CAN編程方法

10.1.3CAN構件的制作過程

10.2DMA

10.2.1DMA的通用基礎知識

10.2.2基于構件的DMA編程方法

10.2.3DMA構件的制作過程

10.3位帶操作

10.3.1位帶操作的基本含義

10.3.2使用位帶操作的緣由及編程方法

本章小結

習題

第11章系統(tǒng)時鐘與其他功能模塊

11.1時鐘系統(tǒng)

11.1.1時鐘系統(tǒng)概述

11.1.2時鐘模塊寄存器及編程實例

11.2復位模塊與看門狗模塊

11.2.1復位模塊

11.2.2看門狗

11.3電源控制模塊與CRC校驗模塊

11.3.1電源控制模塊

11.3.2校驗模塊

11.4實驗六綜合實驗

本章小結

習題

第12章應用案例

12.1嵌入式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問題

12.2外接傳感器及執(zhí)行部件的編程方法

12.2.1開關量輸出類驅動構件

12.2.2開關量輸入類驅動構件

12.2.3聲音與加速度傳感器驅動構件

12.3實時操作系統(tǒng)的簡明實例

12.3.1無操作系統(tǒng)與實時操作系統(tǒng)

12.3.2RTOS中的常用基本概念

12.3.3線程的三要素、4種狀態(tài)及3種基本形式

12.3.4RTOS下的編程實例

12.4嵌入式人工智能的簡明實例

12.4.1EORS簡介

12.4.2AHLEORS的數(shù)據采集與訓練過程

12.4.3在通用嵌入式計算機GEC上進行的推理過程

12.5NBIoT的應用簡介

12.5.1NBIoT應用架構

12.5.2AHLNBIoT開發(fā)套件簡介

12.5.3NBIoT的數(shù)據傳輸

12.64G、Cat1、WiFi及WSN的應用

12.6.14G通信

12.6.2Cat1通信

12.6.3WiFi通信

12.6.4WSN

12.6.5WiFi 與WSN相結合系統(tǒng)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