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論行為的合宜性
第一章 論合宜感 /3
第一節(jié) 論同情 /3
第二節(jié) 論相互同情的愉悅 / 7
第三節(jié) 論評判他人情感是否合宜的方式 (一)/ 10
第四節(jié) 論評判他人情感是否合宜的方式 (二)/13
第五節(jié) 論親切宜人與令人敬佩的美德 / 17
第二章 論不同激情或情感的合宜度 / 20
引 言 / 20
第一節(jié) 論源于生理和心理的激情 / 21
第二節(jié) 論愛情這種源于特殊心理的情感 / 25
第三節(jié) 論憤怒這類討厭的激情 / 28
第四節(jié) 論仁慈這類宜人的情感 / 32
第五節(jié) 論個人的喜與悲 / 34
第三章 論成敗對評判行為合宜性的影響,為何成功者的行為總是更易贏得贊賞 /37
第一節(jié) 論同情悲傷與同情快樂的差異 / 37
第二節(jié) 論追逐功名利祿的根源,并論等級地位的差別 / 43
第三節(jié) 論嫌貧愛富與避涼附炎心理對道德觀的敗壞 / 52
第二卷 論功與過,或論獎賞與懲罰的對象
第一章 論功過感 / 61
引 言 / 61
第一節(jié) 論感激與獎賞、憤恨與懲罰的關系 / 62
第二節(jié) 論應當感激或憤恨的真正對象 / 63
第三節(jié) 論贊許與感激、譴責與憤恨的關系/ 65
第四節(jié) 前三節(jié)要點概述 / 67
第五節(jié) 功過感分析 / 68
第二章 論正義與仁慈 / 74
第一節(jié) 論正義與仁慈的區(qū)別 / 74
第二節(jié) 論正義感與自責感,再論功德感 / 78
第三節(jié) 論正義與仁慈這種本性的作用 / 81
第三章 論行為后果對我們評價行為功過的影響 / 87
引 言 / 87
第一節(jié) 論引起我們 “功過感覺變化”的根本原因 / 89
第二節(jié) 論哪些情形會引起我們 “功過感覺變化” / 92
第三節(jié) 論賦予我們 “功過感覺變化”的終極目的 / 100
第三卷 論我們評判自身情感與行為的依據,并論責任感
第一章 論自許與自責的心理根源 / 107
第二章 論喜歡贊美與喜歡值得贊美、害怕譴責與害怕令人可鄙 / 110
第三章 論道德良知的影響力與威懾力 / 128
第四章 論自我偏袒的天性,并論一般道德準則的起源與作用 / 150
第五章 論一般道德準則的影響力與權威地位,以及它為何應被奉為神旨 / 155
第六章 論責任感/ 165
第四卷 論效用對行為和贊許的影響
第一章 論物品的效用及其對行為的廣泛影響/ 177
第二章 論品行的效用及其對贊許的影響/ 185
第五卷 論習慣與風氣對審美觀和道德觀的影響
第一章 論習慣與風氣對審美觀的影響 / 193
第二章 論習慣與風氣對道德觀的影響 / 200
第六卷 論德性
引 言 / 215
第一章 論個人德性對自身幸福的影響,或論審慎 / 215
第二章 論個人德性對他人幸福的影響 / 223
引 言 / 223
第一節(jié) 論天性在我們選擇個體關愛對象時所要求的順序 / 224
第二節(jié) 論天性在我們選擇團體關愛對象時所要求的順序 / 232
第三節(jié) 論博愛 / 240
第三章 論自我克制與自我評價 / 244
第四章 本卷總結 / 272
第七卷 論各種道德哲學體系
第一章 道德理論所研究的問題 / 277
第二章 各種關于美德本質的學說 / 279
引 言 / 279
第一節(jié) 主張美德以合宜為本的學說 / 280
第二節(jié) 主張美德以審慎為本的學說 / 310
第三節(jié) 主張美德以仁愛為本的學說 / 316
第四節(jié) 主張善惡不分的學說 / 322
第三章 各種關于贊許之心理根源的學說 / 332
引 言 / 332
第一節(jié) 主張贊許源于自愛的學說 / 333
第二節(jié) 主張贊許源于理性的學說 /336
第三節(jié) 主張贊許源于直觀感受的學說 / 339
第四章 不同學者闡揚道德準則的方式 / 347
譯后記 / 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