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埃爾·克拉斯特(Pierre Clastres),生于1934年。他起先在巴黎進修哲學,隨后轉攻民族學。他在巴拉圭形形色色的印第安部落中生活了數(shù)年,包括瓜亞基部落、瓜拉尼部落,以及大廈谷中的阿什盧斯萊部落。在圣保羅教了一段時間書后,他曾與委內(nèi)瑞拉境內(nèi)亞馬遜叢林中的亞諾馬米人共同生活。此后他返回法國,在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擔任研究工作。此外,他也是法蘭西學院(Collège de France)社會人類學實驗室的一員,接受克洛德·列維-斯特勞斯指導。 作為一名研究者,他致力于從政治人類學方向構建民族學。在與瓜亞基人共同生活后,他出版了《瓜亞基印第安人編年史》(1972)一書,以無與倫比的精確性觀察并描繪了瓜亞基人不起眼的習俗、語言和思想。他與瓜亞基人親密無間,在潛移默化中,部落中人在舉止、思想上與他互相影響,這本書就是最為重要的見證。 在《編年史》外,他還著有《反國家的社會》(La Société contre l'État, 1974)、《壯言》(Le Grand Parler, 1974)、《政治人類學研究》(Recherches d’anthropologie politique, 1980)等書。 皮埃爾·克拉斯特于1977年因車禍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