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cè)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yè)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文物考古先秦時(shí)期的霞浦

先秦時(shí)期的霞浦

先秦時(shí)期的霞浦

定 價(jià):¥98.00

作 者: 吳衛(wèi) 著
出版社: 科學(xué)出版社
叢編項(xiàng): 霞浦海洋文化研究叢書
標(biāo) 簽: 暫缺

ISBN: 9787030700537 出版時(shí)間: 2021-11-01 包裝: 精裝
開本: 32開 頁(yè)數(shù): 159 字?jǐn)?shù):  

內(nèi)容簡(jiǎn)介

  《先秦時(shí)期的霞浦》是霞浦縣自中華人民共和國(guó)成立至今史前考古工作與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現(xiàn)。內(nèi)容不僅包括截至目前霞浦縣境內(nèi)新石器時(shí)代至青銅時(shí)代遺址田野考古*全面的資料,并在這些資料的基礎(chǔ)上對(duì)霞浦縣境內(nèi)已知史前遺址的分布特點(diǎn)、年代序列、文化內(nèi)涵及其演變進(jìn)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和討論,進(jìn)一步完善了對(duì)閩東地區(qū)史前文化面貌的認(rèn)識(shí)。同時(shí)也為福建史前海洋文化、閩臺(tái)交流以及南島語(yǔ)族起源研究提供了較為豐富的原始資料和研究線索。

作者簡(jiǎn)介

暫缺《先秦時(shí)期的霞浦》作者簡(jiǎn)介

圖書目錄

目錄
第一章 區(qū)域自然環(huán)境概述 1
第一節(jié) 地理特點(diǎn) 1
第二節(jié) 史前環(huán)境變遷 2
一、氣候與植被變遷 3
二、海平面波動(dòng) 5
第二章 考古研究歷程回顧 7
第一節(jié) 20世紀(jì)50~70年代 7
第二節(jié) 20世紀(jì)80~90年代 9
第三節(jié) 21世紀(jì)前20年 13
第三章 史前遺址的分布情況 17
第一節(jié) 柏洋鄉(xiāng)和牙城鎮(zhèn) 17
一、柏洋鄉(xiāng) 17
二、牙城鎮(zhèn) 23
第二節(jié) 松城鎮(zhèn)、水門畬族鄉(xiāng)和三沙鎮(zhèn) 32
一、松城鎮(zhèn) 32
二、水門畬族鄉(xiāng) 46
三、三沙鎮(zhèn) 52
第三節(jié) 崇儒畬族鄉(xiāng) 54
第四節(jié) 沙江鎮(zhèn) 68
第五節(jié) 溪南鎮(zhèn)、長(zhǎng)春鎮(zhèn)、下滸鎮(zhèn)和北壁鄉(xiāng) 87
一、溪南鎮(zhèn) 87
二、長(zhǎng)春鎮(zhèn) 95
三、下滸鎮(zhèn) 98
四、北壁鄉(xiāng) 98
第六節(jié) 海島鄉(xiāng) 102
第四章 關(guān)于霞浦縣史前文化遺存的討論 125
第一節(jié) 霞浦縣史前遺址分布的特點(diǎn) 125
第二節(jié) 閩東沿海地區(qū)史前文化年代序列 131
第三節(jié) 史前文化內(nèi)涵的演變 136
一、生業(yè)經(jīng)濟(jì) 137
二、技術(shù)水平 138
三、社會(huì)意識(shí) 147
第四節(jié) 福建史前海洋文化的繁榮期 150
一、黃瓜山文化時(shí)期的跨海峽活動(dòng) 150
二、黃瓜山文化與南島語(yǔ)族起源與擴(kuò)散 155
后記 158
插圖目錄
圖1-1 閩東沿海全新世以來(lái)的海平面變化 6
圖2-1 黃瓜山遺址第一次發(fā)掘現(xiàn)場(chǎng) 11
圖2-2 黃瓜山遺址的地層剖面 11
圖2-3 黃瓜山遺址的柱洞遺跡 12
圖2-4 黃瓜山遺址的灶坑遺跡 12
圖2-5 屏風(fēng)山遺址發(fā)掘現(xiàn)場(chǎng) 15
圖3-1 霞浦縣史前遺址分布圖 18
圖3-2 下丕山遺址(北—南) 19
圖3-3 下丕山遺址采集陶片紋飾拓片 19
圖3-4 官路下遺址(南—北) 20
圖3-5 官路下遺址采集陶片紋飾拓片 20
圖3-6 官路下遺址采集石錛 20
圖3-7 坪崗山遺址(東南—西北) 21
圖3-8 坪崗山遺址采集石器與陶器 22
圖3-9 陳厝隴遺址(南—北) 23
圖3-10 浮頭山遺址(西—東) 24
圖3-11 萬(wàn)寶山遺址(北—南) 25
圖3-12 萬(wàn)寶山遺址采集陶片紋飾拓片 25
圖3-13 萬(wàn)寶山遺址采集石錛 25
圖3-14 后山遺址(東—西) 26
圖3-15 后山遺址采集石器 27
圖3-16 井洋遺址(西—東) 28
圖3-17 嶺口遺址(東—西) 29
圖3-18 炮臺(tái)崗遺址(東南—西北) 30
圖3-19 炮臺(tái)崗遺址采集石器 30
圖3-20 田灣遺址(西—東) 31
圖3-21 田灣遺址采集陶片紋飾拓片 32
圖3-22 村西遺址(南—北) 33
圖3-23 村西遺址采集石錛 33
圖3-24 半山嶺遺址(東北—西南) 34
圖3-25 半山嶺遺址采集陶片紋飾拓片 34
圖3-26 半山嶺遺址采集石錛 35
圖3-27 后山遺址(西—東) 35
圖3-28 后山遺址采集石器與陶器 36
圖3-29 犁頭山遺址(東—西) 37
圖3-30 犁頭山遺址采集石錛 37
圖3-31 墓斗遺址(南—北) 38
圖3-32 墓斗遺址采集陶片紋飾拓片 38
圖3-33 老蛇山遺址(南—北) 39
圖3-34 老蛇山遺址采集陶片紋飾拓片 39
圖3-35 老蛇山遺址采集石器與陶器 39
圖3-36 寶清山遺址(西南—東北) 40
圖3-37 寶清山遺址文化層堆積 41
圖3-38 寶清山遺址采集陶片紋飾拓片 41
圖3-39 寶清山遺址采集陶片 42
圖3-40 黃竹峰遺址(東—西) 43
圖3-41 黃竹峰遺址采集陶片紋飾拓片 43
圖3-42 龍車寺遺址(東南—西北) 44
圖3-43 龍車寺遺址采集陶片紋飾拓片 44
圖3-44 龍車寺遺址采集石錛 45
圖3-45 龍車寺遺址采集石器與陶器 45
圖3-46 官山岡遺址(東南—西北) 46
圖3-47 官山岡遺址采集陶片紋飾拓片 47
圖3-48 牛鼻山遺址(東—西) 47
圖3-49 牛鼻山遺址采集石錛 48
圖3-50 下徐遺址(西南—東北) 48
圖3-51 金山仔遺址(東—西) 49
圖3-52 金山仔遺址文化層堆積 50
圖3-53 金山仔遺址采集石器與陶器 50
圖3-54 橋頭遺址(東—西) 51
圖3-55 橋頭遺址地層包含的夾砂陶片 52
圖3-56 協(xié)澳遺址(北—南) 53
圖3-57 協(xié)澳遺址采集的石錛 53
圖3-58 崗頭遺址(西南—東北) 55
圖3-59 溪邊遺址(北—南) 55
圖3-60 后門山遺址(西—東) 56
圖3-61 后門山遺址采集石錛 57
圖3-62 茶崗山遺址(北—南) 57
圖3-63 下村后遺址(東北—西南) 58
圖3-64 鄭家山遺址(南—北) 59
圖3-65 鄭家山遺址疑似柱洞遺跡 59
圖3-66 鄭家山遺址采集部分標(biāo)本 60
圖3-67 鄭家山遺址采集陶器紋飾拓片 60
圖3-68 鄭家山遺址采集石器與陶器 61
圖3-69 墓頭山遺址(南—北) 62
圖3-70 墓頭山遺址斷坎上的原始瓷瓿殘片 63
圖3-71 墓頭山遺址陶片紋飾拓片 63
圖3-72 墓頭山遺址采集原始瓷豆 63
圖3-73 三尾壟遺址(南—北) 64
圖3-74 三尾壟遺址采集陶片紋飾拓片 64
圖3-75 溪西水庫(kù)A地點(diǎn)(南—北) 65
圖3-76 溪西水庫(kù)A地點(diǎn)采集陶片紋飾拓片 65
圖3-77 溪西水庫(kù)B地點(diǎn)(東—西) 66
圖3-78 溪西水庫(kù)B地點(diǎn)采集石錛 67
圖3-79 沙坑遺址(東北—西南) 68
圖3-80 沙坑遺址采集陶片紋飾拓片 68
圖3-81 黃瓜山遺址(西北—東南) 69
圖3-82 后倉(cāng)遺址(西南—東北) 70
圖3-83 青龍寺遺址(南—北) 71
圖3-84 青龍寺遺址采集陶片紋飾拓片 72
圖3-85 青龍寺遺址采集石器與陶器 72
圖3-86 后井遺址(東—西) 73
圖3-87 后井遺址采集陶片紋飾拓片 74
圖3-88 坡頭山遺址(北—南) 74
圖3-89 厚首遺址(西南—東北) 75
圖3-90 厚首遺址采集陶器 76
圖3-91 屏風(fēng)山遺址(東北—西南) 77
圖3-92 屏風(fēng)山遺址的文化層堆積 77
圖3-93 屏風(fēng)山遺址出土陶片標(biāo)本 78
圖3-94 屏風(fēng)山遺址采集陶片紋飾拓片 78
圖3-95 屏風(fēng)山遺址采集石器與陶器 79
圖3-96 葛洪山遺址(北—南) 80
圖3-97 葛洪山遺址文化層堆積 81
圖3-98 葛洪山遺址采集陶片紋飾(一) 81
圖3-99 葛洪山遺址采集陶片紋飾(二) 81
圖3-100 葛洪山遺址采集陶罐口沿 82
圖3-101 葛洪山遺址采集陶網(wǎng)墜 82
圖3-102 葛洪山遺址采集石器與陶器(一) 83
圖3-103 葛洪山遺址采集石器與陶器(二) 84
圖3-104 后門山遺址(東—西) 85
圖3-105 后門山遺址采集陶片紋飾拓片 86
圖3-106 后門山遺址采集石器 86
圖3-107 草頭山遺址(西—東) 88
圖3-108 草頭山遺址采集陶片紋飾拓片 88
圖3-109 龜山遺址(西南—東北) 89
圖3-110 龜山遺址采集陶片紋飾拓片 89
圖3-111 龜山遺址采集石錛 89
圖3-112 后門山遺址(西南—東北) 90
圖3-113 后門山遺址采集陶片紋飾拓片 90
圖3-114 后門山遺址采集石錛 91
圖3-115 龍崗遺址(西—東) 92
圖3-116 龍崗遺址的灰坑遺跡 92
圖3-117 龍崗遺址灰坑內(nèi)的彩陶片 93
圖3-118 龍崗遺址灰坑內(nèi)的陶支腳(殘) 93
圖3-119 龍崗遺址采集陶片紋飾拓片(一) 94
圖3-120 龍崗遺址采集陶片紋飾拓片(二) 94
圖3-121 龍崗遺址采集石器與陶器 94
圖3-122 竹嶼遺址(東—西) 95
圖3-123 竹嶼遺址暴露地表散布的夾砂陶片 96
圖3-124 加頭遺址(東北—西南) 97
圖3-125 加頭遺址文化層堆積 97
圖3-126 加頭遺址采集陶片紋飾拓片 97
圖3-127 小西洋島遺址(西北—東南) 99
圖3-128 小西洋島遺址(北—南) 99
圖3-129 澳里遺址(西南—東北) 100
圖3-130 澳里遺址暴露在海灘上的石錛 101
圖3-131 澳里遺址采集陶片 101
圖3-132 澳里遺址采集陶片紋飾拓片 102
圖3-133 澳里遺址采集陶器口沿 102
圖3-134 澳里遺址采集石器 102
圖3-135 北礵遺址(南—北) 103
圖3-136 北礵遺址暴露地表的陶片 104
圖3-137 北礵遺址帶刻劃紋陶片 104
圖3-138 北礵遺址的貝殼堆積 105
圖3-139 北礵遺址貝殼堆積內(nèi)的石器 105
圖3-140 北礵遺址采集陶片紋飾拓片 106
圖3-141 北礵遺址采集凹石及尖狀石器 106
圖3-142 北礵遺址采集石器 106
圖3-143 園下遺址(東南—西北) 107
圖3-144 可門島遺址(東南—西北) 108
圖3-145 可門島遺址暴露地表的陶器口沿 109
圖3-146 可門島遺址采集陶片紋飾拓片 109
圖3-147 可門島遺址采集石器與陶器 110
圖3-148 可門島遺址采集石錛 110
圖3-149 大王澳A地點(diǎn)(南—北) 111
圖3-150 大王澳A地點(diǎn)暴露地表的陶器口沿殘片 112
圖3-151 大王澳A地點(diǎn)采集陶片紋飾拓片 112
圖3-152 大王澳A地點(diǎn)采集石錛 112
圖3-153 大王澳A地點(diǎn)采集石錛 113
圖3-154 大王澳B地點(diǎn)(南—北) 114
圖3-155 大王澳B地點(diǎn)暴露地表的夾砂陶片 114
圖3-156 大王澳B地點(diǎn)采集石錛 115
圖3-157 大王澳C地點(diǎn)(南—北) 116
圖3-158 大王澳C地點(diǎn)暴露地表的夾砂黑陶片 116
圖3-159 大王澳C地點(diǎn)采集陶片紋飾拓片 117
圖3-160 大王澳C地點(diǎn)采集石錛 117
圖3-161 大王澳C地點(diǎn)采集石錛 117
圖3-162 貴澳遺址(東—西) 118
圖3-163 貴澳遺址灰坑遺跡 119
圖3-164 貴澳遺址采集陶片紋飾拓片 119
圖3-165 貴澳遺址采集石器與彩陶片 119
圖3-166 貴澳遺址采集石錛 120
圖3-167 風(fēng)門澳遺址(西—東) 121
圖3-168 風(fēng)門澳遺址采集石錛 121
圖3-169 武澳遺址(東—西) 122
圖3-170 武澳遺址采集陶片紋飾拓片 122
圖3-171 魁山島遺址(北—南) 123
圖3-172 魁山島遺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hào)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h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