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宗教佛教唯識要論

唯識要論

唯識要論

定 價:¥60.00

作 者: 慧仁 著
出版社: 宗教文化出版社
叢編項: 杭州佛學院書系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18802166 出版時間: 2016-06-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412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唯識學是印度大乘佛教思想的集大成者,是具有高度組織與邏輯性的佛學思想體系,因其包含的理論概念眾多復雜,所以傳來中國后也被稱為法相宗。從整體結構性而言,其眾多復雜的名相概念有著內在的邏輯關聯(lián)性,它們分屬于幾大范疇,有機地構成了唯識學的理論整體。通常來講,八識、心所有法、種子、量論、三自性、修道次第被認為是最為重要的理論范疇,本書做了一定的調整,選取了八識、種子、量論、三自性、止觀、轉依六大范疇進行介紹。其中八識是關于心識結構的理論;種子是關于心理潛能,以及現(xiàn)象產(chǎn)生內因的理論;量論是關于認知的理論;止觀是關于禪或靜慮的理論;轉依則是關于解脫原理與次第的理論,以上六大范疇有教有證,將唯識思想與瑜伽修證方法做了整體性的有機統(tǒng)一,基本上反映了瑜伽行派思想的全貌。

作者簡介

  慧仁,1973年生,祖籍寧波。1998年入杭州佛學院學習,2003年杭州佛學院研究生畢業(yè),2004年起留校工作至今。目前擔任杭州潮音禪院監(jiān)院、杭州佛學院副院長、唯識學研究室主任、《唯識研究》執(zhí)行主編。研究范圍以印度佛教瑜伽行派思想及中國唯識宗為主。先后發(fā)表過“關于玄奘大師唯識三十頌翻譯問題之辨析”“試論無相唯識與有相唯識理論差異及其實質”“新舊譯唯識要義初探”“如來藏與唯識學關系問題辨析”等論文十余篇。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唯識學的起源及師承
一、唯識學的起源
二、唯識學的師承與經(jīng)典
第二節(jié) 唯識義辨析
一、唯識概念的翻譯
二、唯識義的內涵
第三節(jié) 唯識學理論綱要
一、八識
二、種子
三、量論
四、三自性與三無性
五、止觀
六、轉依
第二章 八識
第一節(jié) 八識概說
一、心、意、識三者的差別
二、三能變識
三、八識結構圖
第二節(jié) 第八識
一、第八識的三相及名稱
二、第八識的成立理由
三、第八識的成立過程
四、第八識的行相與所緣
五、第八識生起的條件及相應心所
六、第八識的倫理屬性
七、第八識的非斷非常性
八、第八識的轉依
第三節(jié) 第七識
一、第七識的名稱
二、第七識的所依、所緣與行相
三、末那識的染污性質
四、第七識的成立理由
五、第七識的成立過程
六、第七識的生起條件及相應心所
七、第七識的倫理屬性
……
第三章 種子
第四章 量論
第五章 三自性與三無性
第六章 止觀
第七章 轉依
主要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