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場域藝術出現(xiàn)于20世紀60年代末,是為回應藝術的日益商品化,以及藝術的自主性與普遍性等主流觀念。在整個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隨著特定場域藝術與大地藝術、過程藝術、行為藝術、觀念藝術、裝置藝術、體制批判、基于社群的藝術和公共藝術相交融,其創(chuàng)作者堅持認為,作品與環(huán)境不可分割。但近年來,理查德·塞拉的名言“移動作品就是摧毀之”包含的不可重復性和不可移動性假設,正受到新的場域特性模式,以及體制與市場力量之變的挑戰(zhàn)?!督舆B不斷——特定場域藝術與地方身份/邊界計劃·雕塑與公共藝術》提供了自20世紀60年代末以來關于特定場域藝術的批判性歷史,并提供一個理論框架,以審查與其許多變化相關的美學前衛(wèi)主義和政治進步主義的言論。《接連不斷——特定場域藝術與地方身份/邊界計劃·雕塑與公共藝術》以城市理論、藝術與建筑中的后現(xiàn)代主義批評,以及關于身份政治與公共領域的辯論為基礎,不只將藝術的選址當作一個藝術問題來討論。它將場域的特性當作在晚期資本主義時代中,地方與身份之間的不穩(wěn)定關系的復雜密碼來研究?!督舆B不斷——特定場域藝術與地方身份/邊界計劃·雕塑與公共藝術》中涉及的藝術家包括:約翰·阿希恩、馬克·迪翁、安德烈亞·弗雷澤、唐納德·賈德、蘇珊·蕾西、理查德·塞拉與弗雷德·威爾森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