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竹簡、文獻與學派
一、郭店竹簡的發(fā)現(xiàn)與問題的緣起
二、郭店竹簡《子思》作品考
三、思孟學派考述
第二章 孔子的仁、禮思想與孔門后學的分化
一、郭店竹簡“急”字與孔子仁學
二、孔子的禮學思想
三、孔子之后儒學的分化
第三章 思孟學派的醞釀:曾子、子游學派研究
一、曾子與《大學》
二、《大學》的思想與影響
三、竹簡《性自命出》與子游心性論
四、《禮運》與子游后學的“大同”“小康”說
第四章 思孟學派的形成:子思學派研究(上)
一、子思《五行》新探
二、簡、帛《五行》“經文”比較
三、荀子對思孟“五行”說的批判
第五章 思孟學派的形成:子思學派研究(下)
一、子思《緇衣》《表記》《坊記》試探
二、郭店竹簡與〈中庸〉
三、郭店竹簡與“君子慎獨”
第六章 思孟學派的完成:孟子學派研究(上)
一、孟子“四心”說的形成及其思想意義
二、即生言性的傳統(tǒng)與孟子性善論
三、孟子“道性善”的內在理路及其思想意義
第七章 思孟學派的完成:孟子學派研究(下)
一、竹簡《性自命出》與《孟子》“天下之言性”章
二、孟子的“仁義內在”說
三、孟子后學對子思“五行”說的繼承和發(fā)展
第八章 思孟學派與早期儒學
一、竹簡《魯穆公問子思》與早期儒學的政治理念
二、竹簡《窮達以時》與早期儒家天人觀
三、“仁”與“孝”——思孟學派的一個詮釋向度
四、“親親相隱”與“隱而任之”——兼論子思、孟子思想的差異
結語 回到“子思”去——儒家道統(tǒng)論的檢討與重構
附錄 思孟學派:義理與考證之間——梁濤先生訪談錄
參考文獻
后記
再版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