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訪談”是美國文學雜志《巴黎評論》(Paris Review)持久、著名的特色欄目。自一九五三年創(chuàng)刊號中的E.M.福斯特訪談至今,《巴黎評論》一期不落地刊登當代偉大作家的長篇訪談,初冠以“小說的藝術”之名,逐漸擴展到“詩歌的藝術”“批評的藝術”等,迄今已達四百篇以上,囊括了二十世紀下半葉至今世界文壇幾乎所有的重要作家。作家訪談已然成為《巴黎評論》的招牌,同時樹立了“訪談”這一特殊文體的典范。一次訪談從準備到實際進行,往往歷時數月甚至跨年,且并非為配合作家某本新書的出版而作,因此毫無商業(yè)宣傳的氣息。作家們自然而然地談論各自的寫作習慣、方法、困惑的時刻、文壇秘辛……內容妙趣橫生,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加之圍繞訪談所發(fā)生的一些趣事,令這一欄目本身即成為傳奇,足可謂“世界歷史上持續(xù)時間長的文化對話行為之一”。2012年,經《巴黎評論》授權,簡體中文版“巴黎評論•作家訪談系列”正式推出,《巴黎評論•作家訪談6》是該系列的一輯,共收錄以下15位作家的長篇訪談:拉爾夫•艾里森、羅伯特•弗羅斯特、伊利亞•愛倫堡、路易-費迪南•塞利納、阿瑟•米勒、約翰•多斯•帕索斯、海因里希•伯爾、哈羅德•布魯姆、欽努阿•阿契貝、羅伯特•戈特利布、約翰•勒卡雷、A.S.拜厄特、喬納森•弗蘭岑、埃馬紐艾爾•卡雷爾、凱爾泰斯•伊姆萊。 《巴黎評論·作家訪談6》15位受訪作家簡介: 拉爾夫•艾里森(Ralph Ellison,1914—1994),美國小說家、文學評論家,1953年憑長篇小說《看不見的人》獲美國國家圖書獎,1975年成為美國藝術文學院院士,被《紐約時報》譽為“美國文學圣山上的眾神之一”。 羅伯特•弗羅斯特(Robert Frost,1874—1963),美國詩人,曾四次獲得普利策詩歌獎。 伊利亞•愛倫堡(Ilya Ehrenburg,1891—1967),蘇聯作家,代表作《人·歲月·生活》被譽為蘇聯“解凍文學”的開山巨作和“歐洲的文藝史詩”。 路易-費迪南•塞利納(Louis-Ferdinand Céline,1894—1961),法國小說家,1932年憑代表作長篇小說《茫茫黑夜漫游》獲法國雷諾多文學獎,羅伯·格里耶、君特·格拉斯、威廉·巴勒斯、馮內古特等作家皆深受其影響。 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1915—2005),美國劇作家,以戲劇《推銷員之死》《薩勒姆的女巫》聞名,1949年獲普利策戲劇獎。 約翰•多斯•帕索斯(John Dos Passos,1896—1970),美國小說家,以長篇小說《美國》三部曲聞名于世。 海因里希•伯爾(Heinrich Böll,1917—1985),德國作家,197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哈羅德•布魯姆(Harold Bloom,1930—2019),美國文學評論家,20世紀下半葉英語世界重要的文學評論家,以《影響的焦慮》《西方正典》《誤讀圖示》等著作聞名于世?!栋屠柙u論》“作家訪談”欄目“批評的藝術”子單元的首位受訪者。 欽努阿•阿契貝(Chinua Achebe,1930—2013),尼日利亞小說家、詩人、評論家,2007年國際曼布克獎得主,現代非洲文學的代表性人物,被譽為“非洲文學之父”。 羅伯特•戈特利布(Robert Gottlieb,1931—),美國作家、出版人,被廣泛視為 20世紀下半葉偉大的編輯之一,歷任西蒙-舒斯特出版社、克瑙夫出版社、《紐約客》雜志總編輯,托妮·莫里森、約翰·契弗、萊辛、薩爾曼·魯西迪等著名作家都是他的作者?!栋屠柙u論》“作家訪談”欄目“編輯的藝術”子單元的首位受訪者。 約翰•勒卡雷(John le Carré,1931—2020),英國間諜小說大師,以長篇小說系列“史邁利三部曲”聞名,《泰晤士報》將其評為1945年以來偉大的50位英國作家之一。 A.S.拜厄特(A. S. Byatt,1936—),英國小說家、詩人,1990年布克獎得主,《泰晤士報》將其評為1945年以來偉大的50位英國作家之一。 喬納森•弗蘭岑(Jonathan Franzen,1959—),美國作家,美國國家圖書獎得主,美國藝術文學院院士,代表作有長篇小說《糾正》《自由》等,被《時代》雜志譽為“偉大的美國小說家”。 埃馬紐艾爾•卡雷爾(Emmanuel Carrère,1957—),法國作家、編劇,費米娜文學獎、雷諾多文學獎、法蘭西學院文學大獎得主,代表作有《攪局者》等小說和《對面的撒旦》等非虛構作品。 凱爾泰斯•伊姆萊(Imre Kertész,1929—2016),匈牙利作家,200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