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藝術藝術理論民族音樂學理論與方法研究十六講

民族音樂學理論與方法研究十六講

民族音樂學理論與方法研究十六講

定 價:¥89.00

作 者: 趙書峰
出版社: 學苑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07762402 出版時間: 2021-10-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44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多年來對民族音樂研究和田野調查的學術性思考的講稿。書中作者對民族音樂學的理論與范疇、方法與思潮、研究歷史、主要內容及特點等內容設立了十六個專題進行講解,利于讀者比較系統(tǒng)地了解民族音樂學,具有一定的學術參考價值;同時對現(xiàn)今民間音樂、民間舞蹈的研究保護、傳承傳播具有重要的學術實踐指導意義。是一部可供音樂研究,特別是民間音樂研究,以及民間音樂非遺保護、民間音樂傳播的專家學者、從業(yè)者參考使用的普及型學術讀物。

作者簡介

  趙書峰,博士,湖南省“芙蓉學者”特聘教授,湖南師范大學“瀟湘學者”特聘教授,湖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博士生導師,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評審專家,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評審專家,中國音樂學院“中國音樂研究基地”兼職研究員,泰國宣素那他皇家大學藝術學院博士生導師,《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編委與“民族音樂學專題”欄目主持人,《原生態(tài)民族文化學刊》“民族音樂研究”欄目資深學術顧問。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理事。曾獲第十二屆河北省社會科學優(yōu)秀青年專家評委會特別提名獎。截至目前,在《音樂研究》《中國音樂學》《中央音樂學院學報》《中國音樂》《民族藝術》《民族藝術研究》《人民音樂》等學術刊物發(fā)文100多篇,出版專著6部。

圖書目錄

講 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中國民族音樂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1
第二講 田野·文獻·方法論
            ——中國民族音樂學研究的三個條件 /41
第三講 傳統(tǒng)的發(fā)明與本土音樂文化的重建
            ——基于中國少數(shù)民族音樂身份認同變遷問題的思考 /53
第四講 符號學理論與中國民族音樂學研究 /73
第五講 再思中國民族音樂學的“本土化”問題 /99
第六講 語境·身體·互文·權力
            ——音樂表演民族志研究再思考 /121
第七講 關于中國歷史民族音樂學研究中幾個關鍵問題的思考 /141
第八講 權力與話語操演中的口述音樂史表述 /155
第九講 為誰書寫?誰在書寫?
            ——談影像(聲音)音樂民族志文本的建構問題 /167
第十講 瑤族婚俗儀式音樂的歷史與變遷 /181
第十一講 湘、桂邊界平地瑤音樂的族性建構與文化認同 /211
第十二講 傳統(tǒng)的延續(xù)與身份的再造
            ——瑤族“盤王節(jié)”音樂文化身份研究 /239
 
第十三講 文化非本質主義·主體性·自我民族志
         ——民族音樂學研究的三個重要學術觀念 /259
 
第十四講 族群邊界與音樂認同
         ——冀北豐寧滿族“吵子會”音樂的人類學闡釋 /275
 
第十五講 民族音樂學為何要研究人 /287
 
第十六講 流域·通道·走廊
         ——音樂與“路”文化空間互動關系問題研究 /305
 
后記 /327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