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故事與夢的雷同,強調了我們在對童話故事進行理解時的另一個要點:不能忽視童話故事的歷史和文化背景。正如夢反映了夢幻人的個性和生活經歷一樣,童話故事也受著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如果想從中獲取永恒的悟性,對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兒童童話故事進行比較是必不可少的。埃里?!じチ_姆(Erich Fromm)則把童話稱作“被成人遺忘的(童年時的)語言”,但這僅僅是被意識所遺忘,因為童話所包含的民間智慧已經深深地植根于兒童的無意識之中。他認為童話通常以兒童可以理解的方式解釋社會習俗,盡管兒童必須等到長大以后才能完全理解這些習俗,但這些童話卻使兒童在無意識層面上深刻地習得了人類的智慧、社會習俗和種種美德。這些理論都對童話進行了較深層的探索和思考。精神分析理論自誕生之后,內部經歷了一系列的發(fā)展和裂變。從弗洛伊德創(chuàng)始的精神分析理論起,歷經阿德勒創(chuàng)立的個體心理學和榮格創(chuàng)立的分析心理學派,至以埃里希·弗羅姆、埃里克森等為代表的新精神分析理論,其研究的側重點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