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章馬克思“自由個性”思想的提出(1)
一、馬克思“自由個性”思想提出的時代背景(1)
(一)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迅猛發(fā)展(2)
(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發(fā)展帶來人的主體性增強(2)
(三)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發(fā)展帶來并加重人的異化問題(4)
二、馬克思“自由個性”思想的理論來源(7)
(一)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思想(8)
(二)17~18世紀的歐洲自由主義理論(10)
(三)德國古典哲學的人學思想(11)
(四)空想社會主義者關于人的全面發(fā)展學說(19)
三、馬克思“自由個性”思想提出的主體原因(21)
(一)鮮明的個性特征(22)
(二)顛沛流離的人生經歷(23)
四、馬克思“自由個性”思想的提出過程(25)
(一)萌芽時期(1839~1844)(25)
(二)形成發(fā)展時期(1844~1848)(27)
(三)成熟時期(1848~1883)(29)
第二章馬克思“自由個性”思想的哲學解讀(32)
一、馬克思視野中“自由個性”的哲學蘊涵(32)
(一)“自由”與“個性”的內涵(32)
(二)“自由個性”的內涵(40)
(三)“自由個性”與“個性自由”之辨(43)
二、馬克思視野中“自由個性”的主要內容(45)
(一)個人各方面需要得到自由滿足和實現(45)
(二)每個人自身能力得以自由和全面拓展(48)
三、馬克思視野中“自由個性”的基本特征(51)
(一)自我獨特性(51)
(二)獨立自主性(52)
(三)能動創(chuàng)造性(53)
(四)實踐生成性(54)
(五)全面豐富性(56)
第三章馬克思“自由個性”思想的實現路徑(58)
一、生產力的普遍發(fā)展(58)
(一)生產力的普遍發(fā)展在“自由個性”實現中的作用(59)
(二)分工與“自由個性”(61)
(三)自由時間與“自由個性”(64)
二、交往的普遍發(fā)展(66)
(一)交往的基本理論問題(67)
(二)交往與生產力(70)
(三)交往與人的需要及能力(72)
(四)交往與社會關系(73)
(五)交往與“世界歷史性的個人”(74)
三、共產主義革命的實現(76)
(一)資本主義私有制導致人的個性發(fā)展受限(76)
(二)以“個人所有制”代替資本主義私有制(79)
(三)以“真正的共同體”代替“虛幻的共同體”(80)
四、思想文化條件的發(fā)展與成熟(82)
(一)主體意識的增強和個性能力的發(fā)展(82)
(二)重視教育,并將之與生產勞動等社會實踐相結合(84)
(三)建立新的道德體系與價值體系(86)
第四章馬克思“自由個性”思想在唯物史觀中的地位與作用(88)
一、馬克思“自由個性”思想與歷史唯物主義的邏輯起點(88)
(一)“現實的個人”的內涵(88)
(二)“現實的個人”是歷史唯物主義的邏輯起點(91)
(三)馬克思“自由個性”思想與“現實的個人”的關系(93)
二、馬克思“自由個性”思想與歷史唯物主義的社會發(fā)展動力(96)
(一)“社會發(fā)展動力”的主要內容(97)
(二)馬克思“自由個性”思想與“社會發(fā)展動力”的關系(101)
三、馬克思“自由個性”思想與歷史唯物主義的社會發(fā)展目標(103)
(一)“自由人聯合體”思想解讀(103)
(二)“自由人聯合體”是歷史唯物主義的社會發(fā)展目標(105)
(三)馬克思“自由個性”思想與“自由人聯合體”的關系(107)
四、馬克思“自由個性”思想與歷史唯物主義的落腳點(109)
(一)“人的全面發(fā)展”的內涵(109)
(二)“人的全面發(fā)展”是歷史唯物主義的落腳點(112)
(三)馬克思“自由個性”思想與“人的全面發(fā)展”的關系(114)
第五章馬克思“自由個性”思想的理論意義(117)
一、對西方哲學中個性思想的批判性超越(117)
(一)“自由個性”思想對西方傳統(tǒng)個性思想的批判性超越(117)
(二)“自由個性”思想對西方現代個性思想的批判性意義(122)
二、對西方自由主義的批判性意義(125)
(一)西方自由主義概述(125)
(二)西方自由主義評析(129)
(三)“自由個性”思想對西方自由主義的批判超越(131)
三、對西方個人主義的批判性意義(132)
(一)西方個人主義概述(133)
(二)西方個人主義評析(135)
(三)“自由個性”思想對西方個人主義的批判超越(137)
四、對唯物史觀的拓展與豐富(140)
(一)“自由個性”思想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自由哲學(140)
(二)“自由個性”思想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個性哲學(142)
(三)“自由個性”思想有利于正確理解和全面把握共產主義理論(144)
(四)“自由個性”思想有助于回到“整體馬克思”(146)
第六章馬克思“自由個性”思想的現實意義(148)
一、“自由個性”在社會和諧發(fā)展中的價值彰顯(148)
(一)實現社會和諧發(fā)展是中華民族孜孜以求的理想目標(148)
(二)“自由個性”與“社會和諧發(fā)展”的內在關聯(150)
二、當前推動社會和諧發(fā)展中人的個性發(fā)展狀況分析(152)
(一)人的個性發(fā)展的積極方面(152)
(二)人的個性發(fā)展存在的主要問題(154)
(三)人的個性發(fā)展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155)
三、社會和諧發(fā)展中人的“自由個性”的實現路徑(156)
(一)重視發(fā)展生產力,并將物質文明與生態(tài)文明建設相結合(157)
(二)重視制度建設與創(chuàng)新,建設“真正的共同體”(160)
(三)重視文化建設,建構美好精神家園(165)
(四)重視社會的開放性,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173)
(五)重視網絡建設,形成綠色健康的網絡生態(tài)環(huán)境(179)
結語(185)
參考文獻(186)
后記(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