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xué)技術(shù)自然科學(xué)生物科學(xué)土壤:地球的皮膚(從郵文化講述土壤學(xué)的故事)

土壤:地球的皮膚(從郵文化講述土壤學(xué)的故事)

土壤:地球的皮膚(從郵文化講述土壤學(xué)的故事)

定 價(jià):¥169.00

作 者: 龔子同等
出版社: 科學(xué)出版社
叢編項(xiàng):
標(biāo) 簽: 暫缺

ISBN: 9787030702784 出版時(shí)間: 2021-12-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97 字?jǐn)?shù):  

內(nèi)容簡介

  《土壤:地球的皮膚——從郵文化講述土壤學(xué)的故事》將土壤學(xué)知識(shí)、郵票文化和珍貴信件有機(jī)結(jié)合,是一本圖文并茂的科普讀物,兼具閱讀價(jià)值和收藏價(jià)值?!锻寥溃旱厍虻钠つw——從郵文化講述土壤學(xué)的故事》共分三個(gè)部分:部分講述土壤發(fā)生與演變。包括土壤從地球皮膚到星際探索,土壤是生命之源,以及土壤的前世今生。第二部分闡述保護(hù)土壤就是保護(hù)人類自身的生存這一內(nèi)在的人地關(guān)系。第三部分強(qiáng)調(diào)合作共贏的理念,包括與世界各國以土?xí)眩矫赜绊懭蜃兓臉O地土壤和領(lǐng)略永照后人的大家風(fēng)范。

作者簡介

暫缺《土壤:地球的皮膚(從郵文化講述土壤學(xué)的故事)》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錄
序言
1 土壤——從地球皮膚到星際探索 1
1.1 嫦娥奔月的故事 3
1.2 中國載人航天 5
1.3 蘇聯(lián)加加林航天飛行 7
1.4 美國的登月之旅 8
1.5 月球土壤探測 9
1.6 火星土壤助力探測外星生命 11
1.7 一顆聯(lián)結(jié)地球與太空的小行星——南土所星 13
2 土壤——生命之源 14
2.1 土壤是生命之源 14
2.2 世界土壤豐富多彩 19
2.2.1 中國古代樸素的土壤分類 19
2.2.2 美國土壤系統(tǒng)分類 21
2.2.3 中國土壤的特點(diǎn) 21
2.2.4 土壤的多樣性 22
2.3 世界土壤學(xué)大會(huì)在國際交流中生生不息 26
2.3.1 第3屆世界土壤學(xué)大會(huì) 27
2.3.2 第4屆世界土壤學(xué)大會(huì) 28
2.3.3 第6屆世界土壤學(xué)大會(huì) 28
2.3.4 第8屆世界土壤學(xué)大會(huì) 29
2.3.5 第9屆世界土壤學(xué)大會(huì) 29
2.3.6 第10 屆世界土壤學(xué)大會(huì) 30
2.3.7 第11屆世界土壤學(xué)大會(huì) 31
2.3.8 第12屆世界土壤學(xué)大會(huì) 32
2.3.9 第14屆世界土壤學(xué)大會(huì) 32
2.3.10 第17屆世界土壤學(xué)大會(huì) 33
2.3.11 第21屆世界土壤學(xué)大會(huì) 34
2.4 國際土壤年不斷出新 35
2.5 國外土壤學(xué)界的“諸子百家” 37
2.5.1 德國農(nóng)業(yè)化學(xué)派 37
2.5.2 農(nóng)業(yè)地質(zhì)學(xué)派 39
2.5.3 俄羅斯土壤發(fā)生學(xué)派 40
2.5.4 土壤圈的概念 42
2.5.5 其他有影響的學(xué)者 43
3 土壤的前世今生 44
3.1 土壤與巖石 45
3.2 土壤與植被 49
3.3 土壤與氣候 53
3.4 土壤與地形 57
3.5 土壤與時(shí)間 61
3.6 土壤與人為活動(dòng) 67
4 保護(hù)土壤就是保護(hù)人類自身 71
4.1 土壤與環(huán)境保護(hù) 71
4.2 嚴(yán)防水土流失 75
4.3 土壤保持措施 76
4.4 發(fā)展水利,改良土壤 79
4.5 蓄水保土的梯田 82
4.6 荒漠化治理 86
4.6.1 防治荒漠化乃當(dāng)務(wù)之急 86
4.6.2 不同類型的干旱土荒漠化景觀 87
4.6.3 人為利用不當(dāng)引起的荒漠化 88
4.6.4 荒漠化土壤的治理 89
4.6.5 沙漠植物恢復(fù)與生長 92
4.6.6 沙漠地區(qū)的特殊灌溉方式 93
4.7 土壤與鹽堿治理 94
4.7.1 美麗中國——盤錦紅海灘 94
4.7.2 酸性硫酸鹽土 96
4.7.3 各地不同類型的鹽土 96
4.7.4 各地不同類型的堿土 98
4.7.5 鹽湖和鹽殼 99
4.8 因地制宜的土地利用 100
4.8.1 我國古代土地利用方式 100
4.8.2 江南丘陵地林茂糧豐 102
4.8.3 丘陵區(qū)的茶園和膠茶間作 105
4.8.4 低洼地的垛田和桑基魚塘 106
4.8.5 海南島和南海諸島土壤利用 107
4.9 大平原的開發(fā)利用 109
4.9.1 東北平原 110
4.9.2 華北平原 114
5 以土?xí)?,合作共贏 118
5.1 亞洲 118
5.1.1 中國 118
5.1.2 日本 125
5.1.3 朝鮮 127
5.1.4 韓國 128
5.1.5 印度 129
5.1.6 泰國 130
5.1.7 印度尼西亞 132
5.1.8 馬來西亞 133
5.1.9 新加坡 134
5.1.10 菲律賓 135
5.1.11 越南 136
5.1.12 巴基斯坦 137
5.1.13 哈薩克斯坦 139
5.1.14 吉爾吉斯斯坦 140
5.1.15 塔吉克斯坦 141
5.1.16 土庫曼斯坦 142
5.1.17 烏茲別克斯坦 143
5.1.18 阿富汗 144
5.1.19 孟加拉國 145
5.1.20 蒙古國 146
5.1.21 斯里蘭卡 148
5.2 歐洲 151
5.2.1 俄羅斯 151
5.2.2 德國 153
5.2.3 法國 155
5.2.4 英國 158
5.2.5 意大利 161
5.2.6 西班牙 162
5.2.7 荷蘭 164
5.2.8 瑞士 165
5.2.9 波蘭 166
5.2.10 瑞典 167
5.2.11 比利時(shí) 168
5.2.12 奧地利 170
5.2.13 挪威 171
5.2.14 愛爾蘭 172
5.2.15 丹麥 173
5.2.16 芬蘭 174
5.2.17 葡萄牙 175
5.2.18 羅馬尼亞 177
5.2.19 希臘 178
5.2.20 烏克蘭 180
5.2.21 阿爾巴尼亞 181
5.3 非洲 182
5.3.1 南非 182
5.3.2 埃及 183
5.3.3 尼日利亞 185
5.3.4 阿爾及利亞 185
5.3.5 安哥拉 186
5.3.6 馬達(dá)加斯加 187
5.3.7 幾內(nèi)亞 189
5.4 大洋洲 190
5.4.1 澳大利亞 190
5.4.2 新西蘭 192
5.5 北美洲 193
5.5.1 美國 193
5.5.2 加拿大 195
5.5.3 墨西哥 197
5.5.4 古巴 199
5.6 南美洲 200
5.6.1 巴西 200
5.6.2 阿根廷 202
5.6.3 哥倫比亞 203
5.6.4 委內(nèi)瑞拉 204
5.6.5 智利 205
5.6.6 秘魯 206
6 極地土壤-環(huán)境探秘 208
6.1 南極 214
6.1.1 南極科考 214
6.1.2 亞南極一瞥 218
6.2 北極 220
6.2.1 北極科考 220
6.2.2 亞北極一瞥 223
6.3 土壤學(xué)家和地學(xué)家在兩極 227
6.3.1 陳杰 227
6.3.2 孫立廣 231
6.4 保護(hù)極地 235
6.5 “第三極”——青藏高原 238
6.5.1 世界上的山峰——珠穆朗瑪峰 241
6.5.2 青藏土壤科考?xì)v程 244
6.5.3 青藏土壤科考成果 250
6.5.4 美麗的青藏高原土壤生態(tài)環(huán)境 254
7 大家風(fēng)范 永照后人 257
7.1 翁文灝——籌建了中國個(gè)土壤研究室 257
7.2 竺可楨——建立了中國科學(xué)院土壤研究所 260
7.3 李慶逵——任務(wù)帶學(xué)科出成果 261
7.4 熊毅——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 263
7.5 馬溶之——開拓土壤時(shí)空分布研究 265
7.6 李連捷——要實(shí)現(xiàn)中國土壤分類站在世界之林 267
7.7 侯光炯——探索土壤奧秘,預(yù)測土壤變化 269
7.8 陳華癸——科研的起點(diǎn)要高,根基要深 271
7.9 朱顯謨——念念不忘“黃河清”的夢想正在實(shí)現(xiàn) 274
7.10 朱祖祥——為國為民為社作貢獻(xiàn),求真求善求美弘文化 276
7.11 陳恩鳳——博采眾長,青出于藍(lán)勝于藍(lán) 277
7.12 于天仁——科研工作需要“水滴石穿,繩鋸木斷”的精神 279
7.13 劉東生——科學(xué)研究要毫無功利之心 282
7.14 施雅風(fēng)——不克服困難,不經(jīng)艱苦奮斗,任何事業(yè)都難成功 284
7.15 李振聲——寂靜的土壤養(yǎng)育著萬紫千紅的生命世界 287
結(jié)語 290
致謝 293
主要參考文獻(xiàn) 294
Contents
Preface
1 Soil - from the earth's skin to space exploration 1
1.1 The story of Chang'e flying to the moon 3
1.2 China's manned space flight 5
1.3 Soviet space flight of Gagarin 7
1.4 American moon landing 8
1.5 Lunar soil exploration 9
1.6 Martian soil helps to detect extraterrestrial life 11
1.7 An asteroid connecting earth and space — ISSCAS 13
2 Soil - the source of life 14
2.1 Soil is the source of life 14
2.2 The world's soils are rich in variety 19
2.2.1 Simple soil classification in ancient China 19
2.2.2 American soil taxonomy 21
2.2.3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soil 21
2.2.4 Soil diversity 22
2.3 The World Congress of Soil Science — Soil science continues to flourish in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26
2.3.1 The 3rd World Congress of Soil Science 27
2.3.2 The 4th World Congress of Soil Science 28
2.3.3 The 6th World Congress on Soil Science 28
2.3.4 The 8th World Congress on Soil Science 29
2.3.5 The 9th World Congress of Soil Science 29
2.3.6 The 10th World Congress on Soil Science 30
2.3.7 The 11th World Congress of Soil Science 31
2.3.8 The 12th World Congress on Soil Science 32
2.3.9 The 14th World Congress on Soil Science 32
2.3.10 The 17th World Congress of Soil Science 33
2.3.11 The 21st World Congress on Soil Science 35
2.4 International Year of Soils 35
2.5 Some representatives of foreign soil science circles 37
2.5.1 German agricultural chemistry school 37
2.5.2 Agricultural geology school 39
2.5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