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叢書序
前言
第1章熱防護技術概述/1
1.1氣動熱效應/1
1.2熱防護技術/4
參考文獻/6
第2章熱防護的基本方式82.1熱沉式/8
2.2燒蝕式/9
2.3輻射式/12
2.4主動式/13
參考文獻/15
第3章燒蝕熱防護理論及預測方法/17
3.1硅基材料燒蝕機理及預測方法/17
3.1.1硅基材料駐點液態(tài)層流失模型/19
3.1.2基于溫度邊界固液耦合與算法改進/22
3.1.3高溫液層黏性系數(shù)的參數(shù)辨識方法/26
3.2碳/碳材料燒蝕機理及預測方法/31
3.2.1碳/碳材料燒蝕基本假設與模擬方法/32
3.2.2多組元碳基材料燒蝕模擬方法/36
3.2.3多組元多機制碳基材料的燒蝕機理與模擬方法/39
3.3碳化熱解復合材料燒蝕機理及預測方法/46
3.3.1碳化熱解復合材料燒蝕基本假設與模擬方法/47
3.3.2多組元碳化類材料的燒蝕算法改進/51
3.3.3低密度碳化材料的“體燒蝕”現(xiàn)象與模擬/53
參考文獻/56
第4章輻射式熱防護理論及預測方法58
4.1蜂窩夾層結構理論及預測方法/60
4.1.1金屬蜂窩結構傳熱分析模型/61
4.1.2蜂窩等效熱導率模型/62
4.2多層復合結構傳熱分析模型/64
4.3典型算例/66
參考文獻/70
第5章主動式熱防護理論及預測方法/72
5.1發(fā)汗冷卻熱防護機理及預測方法/72
5.1.1研究背景/72
5.1.2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74
5.1.3液態(tài)工質發(fā)汗冷卻數(shù)學模型及計算方法/82
5.1.4發(fā)汗冷卻計算方法驗證/84
5.2疏導式熱防護機理及預測方法/86
5.2.1疏導式熱防護的基本原理與實現(xiàn)途徑/87
5.2.2疏導式防熱的主要部件——高溫熱管/93
5.2.3疏導式傳熱的模擬方法與分析案例/99
參考文獻/109
第6章粒子云侵蝕機理及評估方法/114
6.1天氣環(huán)境剖面/115
6.2侵蝕機理/118
6.2.1粒子的機械碰撞侵蝕/120
6.2.2粒子在激波層中的質量和速度變化/120
6.2.3粒子對熱環(huán)境參數(shù)的影響/122
6.3評估方法/123
6.3.1燒蝕/侵蝕耦合計算/123
6.3.2侵蝕試驗評估/124
參考文獻/130
第7章熱防護設計132
7.1熱防護設計的要求/132
7.2熱防護設計的依據/133
7.3熱防護設計的流程/135
7.4熱防護設計的原則/136
7.5熱防護設計的材料體系/137
7.6熱結構設計/138
7.7熱匹配設計/143
7.8熱密封設計/145
7.9熱透波設計/147
7.10熱防護優(yōu)化設計/152
7.11熱防護可靠性設計/158
參考文獻/159
第8章熱防護模擬試驗技術/161
8.1概述/161
8.2地面試驗設備/162
8.2.1電弧加熱器/162
8.2.2燃氣流試驗裝置/164
8.2.3自由飛彈道靶/167
8.2.4紅外輻射加熱設備/169
8.3模擬試驗類型/173
8.3.1防熱材料篩選試驗/173
8.3.2防熱材料性能評價試驗/174
8.3.3熱結構、熱匹配試驗/174
8.3.4燒蝕/侵蝕外形試驗/176
8.3.5熱密封試驗/177
8.3.6產品驗收試驗/178
8.3.7產品儲存期試驗/179
參考文獻/180
第9章熱防護技術發(fā)展與展望/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