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wǎng)絡行業(yè)軟件及應用基于BIM的Tekla鋼結(jié)構設計基礎教程

基于BIM的Tekla鋼結(jié)構設計基礎教程

基于BIM的Tekla鋼結(jié)構設計基礎教程

定 價:¥79.80

作 者: 衛(wèi)濤、柳志龍、陳淵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302583561 出版時間: 2021-07-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27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基于BIM的Tekla鋼結(jié)構設計基礎教程》是一本全面介紹Tekla基礎知識與實際應用的技術圖書,針對零基礎的讀者而編寫,可以幫助他們快速入門并系統(tǒng)掌握Tekla的常用技能。作者為《基于BIM的Tekla鋼結(jié)構設計基礎教程》專門錄制了大量的高品質(zhì)教學視頻,以幫助讀者更加高效地學習。讀者可以按照《基于BIM的Tekla鋼結(jié)構設計基礎教程》前言中的說明獲取這些教學視頻和其他配套教學資源,也可以直接使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線觀看教學視頻。 《基于BIM的Tekla鋼結(jié)構設計基礎教程》共10章:首先從Tekla的發(fā)展講起,逐步介紹在使用Tekla時捕捉、輔助定位、視圖、建模、編輯、螺栓連接、焊接等相關知識;然后介紹在建模完成后使用自定義組件管理模型的方法;接著介紹使用六步半多視口建模的方法,并給出一個小實例展示如何使用該方法建立一個模型;后以武漢軍運會期間的一個雙層景觀廊架為案例,應用前面章節(jié)介紹的大部分基礎知識,帶領讀者動手實踐。 《基于BIM的Tekla鋼結(jié)構設計基礎教程》內(nèi)容翔實,講解通俗易懂,特別適合結(jié)構設計、建筑設計、鋼結(jié)構設計等相關從業(yè)人員閱讀,也可供房地產(chǎn)開發(fā)、建筑施工、工程造價和BIM咨詢等相關從業(yè)人員閱讀。另外,《基于BIM的Tekla鋼結(jié)構設計基礎教程》還可以作為相關院校及培訓學校的教材。

作者簡介

  衛(wèi)濤,1999年畢業(yè)于武漢城市建設學院規(guī)建系。Autodesk認證Revit講師、城鄉(xiāng)規(guī)劃講師、建筑工程師。國內(nèi)建筑軟件教學的先行者與開拓者。有11年的建筑設計院一線工作經(jīng)驗及11年的高校土建相關專業(yè)一線教學經(jīng)驗。研究方向為基于BIM的設計軟件在建筑專業(yè)中的發(fā)展與應用。曾經(jīng)編寫并出版了SketchUp、AutoCAD、天正建筑、PKPM、Revit、3ds Max、VRay、BIM、房屋建筑學和裝配式建筑設計等近30部技術圖書。創(chuàng)辦了衛(wèi)老師環(huán)藝教學實驗室,制作了大量關于建筑、結(jié)構、給排水、電氣和造價等領域的高品質(zhì)教學視頻。參加過衛(wèi)老師遠程培訓的學員數(shù)以萬計,不僅遍布祖國各地,而且也有數(shù)百位海外學子。柳志龍,工程碩士、Autodesk認證Revit工程師。長期從事建筑結(jié)構設計方面的工作,目前致力于裝配式結(jié)構設計優(yōu)化及鋼結(jié)構設計方面的研究。參與了武漢軌道交通七號線和十二號線的部分車站的BIM設計。參與編寫并出版了多部BIM技術圖書,并發(fā)表過建筑技術的相關論文。陳淵,工學碩士、高級工程師。從事建筑結(jié)構設計方面的工作20余年,參與了武漢天河機場交通中心、神農(nóng)架機場航站樓、長江傳媒大廈、武漢光谷火車站西廣場和武漢歡樂谷等多個項目的建筑結(jié)構設計。榮獲中國勘察設計協(xié)會建筑工程設計一等獎1項、省市級優(yōu)秀工程設計獎多項。

圖書目錄

第1章  概述 1
1.1  Tekla簡介 1
1.1.1  軟件的界面變化 1
1.1.2  Tekla版本的發(fā)展歷程 3
1.1.3  Tekla的常用術語 6
1.2  Tekla的操作界面 12
1.2.1  創(chuàng)建視圖樣板 12
1.2.2  處理視圖平面 15
1.2.3  熟悉工作界面 17
1.2.4  自定義快速訪問工具欄 19
1.2.5  狀態(tài)欄 23
1.3  Tekla的設置 25
1.3.1  工程屬性設置 25
1.3.2  文件夾設置 26
1.3.3  自動保存文件設置 28
1.3.4  高級選項設置 30
1.4  操作Tekla的計算機外部設備 32
1.4.1  顯示器 32
1.4.2  鍵盤 33
1.4.3  鼠標 36
第2章  捕捉 39
2.1  一般捕捉 39
2.1.1  點的捕捉 39
2.1.2  線的捕捉 42
2.1.3  臨時參考點的捕捉 44
2.2  捕捉覆蓋 47
2.2.1  捕捉優(yōu)先 47
2.2.2  捕捉的推薦方式 48
第3章  輔助定位 50
3.1  輔助對象 50
3.1.1  輔助點 50
3.1.2  輔助線 55
3.1.3  輔助面 56
3.1.4  插入?yún)⒖寄P?58
3.2  選擇方式 60
3.2.1  基本選擇方式 60
3.2.2  選擇過濾 66
3.2.3  分類選擇 70
第4章  視圖 72
4.1  坐標 72
4.1.1  坐標系統(tǒng) 72
4.1.2  坐標數(shù)值 73
4.1.3  鎖定坐標 75
4.2  創(chuàng)建視圖 77
4.2.1  沿著軸線創(chuàng)建視圖 77
4.2.2  創(chuàng)建基本視圖 81
4.2.3  通過兩點創(chuàng)建視圖 82
4.2.4  通過三點創(chuàng)建視圖 85
4.2.5  在平面上創(chuàng)建視圖 86
4.2.6  零件的默認視圖 89
4.3  切換視圖 91
4.3.1  平鋪視圖 91
4.3.2  切換三維/平面視圖 93
4.3.3  臨時視圖與永久視圖 95
4.4  視圖屬性 96
4.4.1  透視圖與軸測圖 96
4.4.2  顏色與透明度 99
4.4.3  可見性 100
4.4.4  對象組 104
4.5  視圖的調(diào)整 107
4.5.1  縮放與平移 107
4.5.2  旋轉(zhuǎn)視圖 108
4.5.3  只顯示所選項 111
4.5.4  渲染選項 112
第5章  建?;A 116
5.1  命令的共同點 116
5.1.1  帶屬性的命令 116
5.1.2  修改對象的參數(shù) 118
5.2 “梁”命令 119
5.2.1 “梁”命令的設置 120
5.2.2  繪制梁 126
5.2.3  繪制柱 132
5.2.4  繪制板 133
5.3 “板”命令 135
5.3.1 “板”命令的設置 135
5.3.2  修改板 137
5.4  其他構件命令 143
5.4.1 “柱”命令 143
5.4.2 “項”命令 148
第6章  編輯 151
6.1  移動對象 151
6.1.1 “移動”命令 151
6.1.2 “線性的移動”命令 154
6.1.3 “旋轉(zhuǎn)”命令 156
6.2  復制對象 157
6.2.1  環(huán)形陣列 157
6.2.2 “復制”命令 160
6.2.3 “線性的復制”命令 161
6.2.4 “復制到另一個平面”命令 163
6.2.5 “鏡像”命令 165
6.3  查詢 167
6.3.1  查詢目標 167
6.3.2  上下文工具欄 170
6.3.3  測量 171
6.3.4  查看標高 174
6.4  控柄 176
6.4.1  控柄的分類 176
6.4.2  操作對象的控柄 178
6.5  調(diào)整構件形狀 183
6.5.1  拆分和合并桿件 183
6.5.2  切割對象 186
第7章  連接 195
7.1  螺栓 195
7.1.1  設置螺栓參數(shù) 195
7.1.2  使用平面法繪制螺栓 200
7.1.3  使用立面法繪制螺栓 203
7.2  焊接 206
7.2.1  焊接參數(shù) 206
7.2.2  焊接對象 208
第8章  自定義組件 213
8.1  創(chuàng)建自定義組件 213
8.1.1  節(jié)點 213
8.1.2  細部 216
8.1.3  結(jié)合 218
8.1.4  零件 221
8.2  編輯自定義組件命令 224
8.2.1  選擇自定義組件 224
8.2.2  編輯自定義組件 226
第9章 “六步半”多視口建模法及其應用 229
9.1 “六步半”多視口建模法 229
9.1.1 “六步半”的操作方法 229
9.1.2  建模注意事項 232
9.2  小實例——創(chuàng)建位于斜面上的柱腳板 234
9.2.1  建立UCS 234
9.2.2  繪制柱腳板 237
9.2.3  繪制鋼柱 240
9.2.4  繪制加勁板 242
9.2.5  繪制墊板 246
9.2.6  螺栓連接 249
第10章  實例——繪制雙層廊架 252
10.1  繪制鋼柱 252
10.1.1  繪制GZ1鋼柱 252
10.1.2  繪制GZ2鋼柱 254
10.2  繪制鋼梁 258
10.2.1  繪制GL2弧形梁 258
10.2.2  繪制GL1直梁 261
10.2.3  自定義用戶組件 263
10.2.4  旋轉(zhuǎn)陣列 264
10.3  修飾模型 268
10.3.1  編輯自定義組件 268
10.3.2  繪制加勁板 272
10.4  連接 274
10.4.1  繪制加勁肋 275
10.4.2  繪制螺栓連接 279
10.4.3  繪制環(huán)形GL2 281
10.4.4  焊接 291
附錄A  Tekla中的常用快捷鍵 294
附錄B  貝士摩圖紙 301
附錄C  雙層廊架結(jié)構設計圖紙 304
附錄D  使用多屏顯示器與帶魚屏顯示器操作Tekla 318
附錄E  學習AutoCAD的UCS設置 321
附錄F  Tekla無法輸入漢字的解決方法 324
后記 326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