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文學文學理論比較敘事學

比較敘事學

比較敘事學

定 價:¥78.00

作 者: 譚君強 著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敘事研究叢書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20398251 出版時間: 2022-04-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08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集中展現(xiàn)了敘事學研究的一個前沿領域:比較敘事學(comparative narratology)。它是學科與學術研究發(fā)展中的某種轉向,也是比較文學與敘事學有機嫁接之后所呈現(xiàn)的新方向。本書力圖從總體上對比較敘事學作一個綜合性的研究,從學術史的角度,對比較敘事學的淵源與發(fā)展進行追蹤與梳理;從理論上對比較敘事學的學科基礎及其必要性、可行性、價值與意義進行闡述;從實踐上選擇涉及比較敘事學研究的一些重要問題,諸如時間與敘述時間、時空關系與空間敘事、敘述與聚焦等,結合大量中外古今敘事作品,從理論與文本實踐相結合的意義上展開分析與探討。目的在于對比較敘事學這一學科作出一個較為完整、系統(tǒng)的說明與闡釋,提供對這一學科導向的基本把握,以促進在這一領域展開更為富有成果的研究。

作者簡介

  譚君強,1945年生于湖南雙峰。先后畢業(yè)于云南大學中文系與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比較文學系,獲阿姆斯特丹大學博士學位。云南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2008年起并任云南大學滇池學院教授。主要學術兼職有:中國文藝理論學會理事,中國外國文學學會理事,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敘事學分會副會長。出版的主要著作有:《敘述的力量:魯迅小說敘事研究》(云南大學出版社,2000),《敘事理論與審美文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敘事學導論:從經(jīng)典敘事學到后經(jīng)典敘事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審美文化敘事學:理論與實踐》(合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敘事的年輪及其他》(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2012);譯著有《敘述學:敘事理論導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第二版2003)。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省社科基金等項目十余項,教學及論文和著作多次獲獎。

圖書目錄

緒論
一 作為交叉學科的比較敘事學
二 比較敘事學的學科基礎與研究對象
三 比較敘事學與中國敘事學研究
第一章 學術史視閾下的比較敘事學
第一節(jié) 學術史研究與比較敘事學
一 學術史及其梳理
二 “比較文學”“敘事學”的命名與比較敘事學
第二節(jié) 學術史視閾:域外比較敘事學研究
一 比較敘事學的提出及其早期淵源
二 跨學科與跨媒介基礎上的比較敘事學
三 比較敘事學在東西方的當代發(fā)展
第三節(jié) 學術史視閾:中國的比較敘事學研究
一 敘事學的比較研究
二 比較敘事學的提出及其發(fā)展
第二章 時間與敘述時間
第一節(jié) 時間與敘事文本時間的意義
一 時間與敘事文本中的時間呈現(xiàn)
二 印度敘事作品中的時間含混
第二節(jié) 李紱《秋山論文》與熱奈特《敘事話語》敘事時間比
一 李紱及其《秋山論文》中的時間觀
二 歷史敘事與虛構敘事
三 李線的九類敘事之法
四 李紱敘事論的開創(chuàng)意義
第三節(jié) “三一律”的時間整一與中外戲劇敘事
一 “三一律”:源流、誤解與反應
二 西方戲劇中“三一律”的故事時間
三 中國古典戲劇中的故事時間:以《竇娥冤》為例
四 暗合“三一律”的緬甸戲劇《賣水郎》
第三章 時空關系與空間敘事
第一節(jié) 敘述空間與空間敘事
一 線性敘事與空間
二 小說敘事的空間轉向與時空體
第二節(jié) 中西小說空間敘事比較
一 形態(tài):有與無
二 形式:錦與蛇
第三節(jié) 空間敘事:沃爾夫《墻上的斑點》與魯迅小說《示眾》
第四章 敘述與聚焦
第一節(jié) 作者與敘述者的合一與分離
一 傳統(tǒng)小說中作者與敘述者的合一
二 現(xiàn)代小說的發(fā)展與敘述者和作者的分離
三 中國傳統(tǒng)小說敘事模式的轉換與敘述者和作者的分離
第二節(jié) “說”與“看”的合一與分離
第三節(jié) 人稱敘事
一 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敘事
二 第二人稱敘事
三 交流行為的主體與客體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