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覽馬克思主義發(fā)展的歷史,既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由形成、創(chuàng)立、發(fā)展到在世界范圍內傳播并進一步發(fā)展的歷史,也是不斷地與各種非馬克思主義、反馬克思主義社會思潮做斗爭,在與工人運動的有機結合中逐步成為無產階級的科學理論武器和指導思想,最終確立馬克思主義在工人運動中的指導地位,以至于在社會主義國家作為主導意識形態(tài)的歷史。本選題主要研究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紀40年代到70年代對當時影響較大的錯誤社會思潮進行分析批判,逐步確立馬克思主義在第一國際的指導地位以及在世界范圍內影響力的日益擴大,從批判的背景,到批判的內容、批判方式,以及批判的后果、效果等進行相應的理路分析,結合在當今社會思潮多樣化的時代,探究馬克思主義作為主導意識形態(tài)如何發(fā)揮指導作用這一時代命題。本選題研究的重點一是立足于馬克思在世的19世紀40到70年代,馬克思恩格斯對于當時主要錯誤社會思潮批判的脈絡,二是探究馬克思恩格斯分析批判理路的當代啟示與價值。在具體內容的展開論述時,正面論證的建構觀點通常作為內容完善的輔助,并挖掘其當代啟示與價值,最終落腳點在于馬克思主義理論在當代的發(fā)展與深化,從而鞏固馬克思主義作為主導意識形態(tài)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