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脫胎于復旦大學的課程 “朱子學與陽明學”,又借鑒了日本“文庫本”中島田虔次《朱子學與陽明學》、小島毅《朱子學與陽明學》等的寫法,結合思想史與哲學史,用“十講”的容量,介紹了以朱子學和陽明學為代表的宋明理學,其產生的思想背景、社會背景、問題的源流、義理脈絡以及大致的發(fā)展過程??傮w上,本書有如下特點:一、注重思想發(fā)展的前后關聯(lián),從“近世中國”的思想脈絡來審視宋明理學的發(fā)展歷程,將宋明理學的衰落與明清學術嬗變勾連起來。二、謀篇布局上,以問題空間取代個案人物的線性結構方式,打破了一般哲學史以人頭或學派來安排敘述的寫作方式,凸顯宋明新儒學的哲學性。三、簡明扼要,突出對問題本身的脈絡梳理及事實敘述,剔除與核心問題無關的細節(jié)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