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以絲綢之路為題材的藝術作品有很多,其中,大型舞劇《絲路花雨》尤為世人所熟知。如果說《絲路花雨》是描寫在絲綢之路上的一對青年戀人異域邂逅的愛情故事,那么《新絲路花雨》則是一部以中國歷史的發(fā)展、變遷為題材,以古絲綢之路與新絲綢之路的對接為切入點而創(chuàng)作的大型交響音樂組曲。該作品以古絲綢之路的描述為切人點,以中華民族的歷史發(fā)展為作品的轉折點,以描繪“一帶一路”連接歐亞經濟帶和構建21世紀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主體,熱情謳歌了我國深化改革開放以來的歷史功績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夢而奮斗的光輝歷程,可謂篇幅之宏偉,分量之充實。作品通過《絲綢古道》《西域風情》《雄獅覺醒》《盛世中華》《共鑄輝煌》五個樂章,充分展現了中國從古絲綢之路開創(chuàng)到新絲綢之路發(fā)展的壯美畫卷。要創(chuàng)作一部跨越歷史時期久遠,社會變革巨大,現實意義深遠且音樂章節(jié)多、內容較復雜的大型交響組曲難度很大,我深感肩上的壓力巨大。我一方面看新聞、讀報紙,及時了解和掌握國家大政方針與實事動向;另一方面,我下基層、入鄉(xiāng)村,扶貧濟困,開展調研。通過深入實踐,我不斷尋找創(chuàng)作靈感。一年來,我先后到西安古城追尋絲綢遺跡,走荒漠古道、賞敦煌神畫,感受古絲綢之路的繁華與偉大。我還逛都市華彩,乘高鐵飛馳,體會現代的文明和昌盛。我佇立在港口碼頭,仰望高聳的吊塔,遠眺那破浪穿梭的巨輪。這些時代的氣息和脈搏,激發(fā)了我的創(chuàng)作熱情。為了使作品更加具有民族特色,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我大膽地將中國民族元素引入西方嚴謹規(guī)范的音樂體系。該作品充分展現了中國古典音樂的恢宏氣勢,以及新疆民族特色的音樂旋律;采用二胡、琵琶、古箏等民族樂器和部分大家耳熟能詳、膾炙人口的中國音樂等元素,使之更具民族特色和時代印記,從而更加突出各樂段鮮明的主題特色,并終將樂曲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