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與中外文明交往》是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為在新時代加強海外統(tǒng)戰(zhàn)工作實施的重要措施之一。其編寫目的在于讓留學生了解絲綢之路發(fā)展與中外文明交往的歷史,尤其是了解歷史上中國與世界各國之間友好且密切的關系,了解中國通過絲綢之路聯動世界各國、與世界各國共榮共生的對外關系理念和積極態(tài)度,了解中華文化在五洲四海傳播和影響的重要歷史地位。本教材既要講清中華文化的特質和內涵,更要突出中華文化在海外的積極影響和突出地位。本教材主要講述絲綢之路產生、發(fā)展和繁榮的歷史,并在此基礎上介紹中華文明與其他各區(qū)域文明不斷交往、融合的歷史。從時間上說,起于史前時代中外文明交流始有曙光之時,經歷漫長和復雜變幻的古代歷代王朝,穿越大航海時代及近代百余年,直至當代改革開放以后的中外關系新時代。從內容和形式上講,本教材利用考古發(fā)現和典籍文獻以及近現代檔案等各種史料,講述歷史上中國與域外各國之間所開展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的活動,以及大小事件及其內在發(fā)展線索。本教材是一部針對留學生編寫的思政教材。由于中外文明交往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教材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分主次。為了達到最佳教學效果,本教材采取以時代主線與重要問題相結合的編纂體例,全書按時代順序設置十五個專題,分為上、卞兩編。上編“古代的中外文明交往”。從第一章至第七章,講述宋元以前絲綢之路與中外文明交往的典型專題事例,主要內容有:人類文明的肇始與交流;絲綢之路的形成、拓展與變化;古代中國與西方世界及東亞世界的緊密聯系與影響:從人員交往到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的碰撞,從中外宗教文化的交流到絲綢之路上的耀眼明珠——敦煌石窟與敦煌藝術,等等。下編“近代以來的中外文明交往”。其中第八章至第十三章,講述明清至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外政治、經貿、文化關系,具體包括大航海時代開啟后中國與世界的密切交往,典型事例有傳遍世界的中國茶、驚艷世界的外銷瓷、風靡西方百年的“中國熱”,近世中西方文明的沖突和影響等。第十四章梳理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線索,同時重點介紹新中國成立到20世紀70年代末的中外交往和文化交流。第十五章介紹了2013年以來“一帶一路”倡議結出的碩果及“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與“一帶一路”倡議的關系,以及其形成的背景和包含的內容。書后附有“一帶一路”大事記(2013—2020)和閱讀參考書目,供學有余力的學生課余時間修讀。本教材的內容結構既保障學生能了解中外文明交往歷史概觀,又選擇性地深入剖析重大歷史問題,加深學生對中外文明交往歷史的理解和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