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序
序
第1章 如何使用氫001
1.1 從氫和電的分離到合作 002
1.2 水電解法的發(fā)展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展望 004
1.3 PSE&G公司的前瞻性案例 007
1.4 鎳氫電池的業(yè)績 008
1.5 家用燃料電池ENE·FARM和燃料電池汽車 009
1.6 氫發(fā)電的前景 010
第2章 氫在能源系統(tǒng)中的地位 011
2.1 能源的種類和特征 012
2.2 能源系統(tǒng)與地球上的碳氫循環(huán) 015
2.3 氫在能源系統(tǒng)中的地位 020
2.4 氫能源載體 022
第3章 氫氣制造與利用的歷史 031
3.1 取代石油的清潔能源——氫能 032
3.2 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大規(guī)模氫能系統(tǒng) 037
3.3 歐洲魁北克計劃中的氫載體的比較 042
3.4 燃料電池中的燃料氫 044
擴展閱讀 氫在封閉空間的利用 049
擴展閱讀 在實驗室中氫的儲存和提煉 050
3.5 氫所產生的CO2削減 052
3.6 大規(guī)模能源系統(tǒng)中的氫和氫發(fā)電 054
3.7 Power to Gas 057
擴展閱讀 太田時男的PORSHE計劃 061
擴展閱讀 Winter的氫能理論 062
擴展閱讀 博基斯的氫能理論 063
第4章 氫的基本物性 065
4.1 氫的物理性質 066
4.2 氫的化學性質 072
4.3 高壓氫的物性 080
第5章 氫氣的技術 087
5.1 氫氣制造法 088
擴展閱讀 醫(yī)療與氫氣 099
擴展閱讀 食品和氫氣 109
5.2 氫氣的精制 116
5.3 氫氣的儲存 121
擴展閱讀 發(fā)電機的冷卻材料 134
擴展閱讀 氫動力汽車 141
5.4 氫氣的運輸 144
5.5 氫氣的利用 150
第6章 氫氣與安全以及社會接受度 179
6.1 氫氣與安全 180
擴展閱讀 氫氣事故的案例 181
6.2 基礎技術和安全技術 184
6.3 安全利用 190
6.4 社會接受度 194
6.5 教育與培訓 197
第7章 氫能源系統(tǒng)與社會 201
7.1 日本氫能源的引入前景 202
7.2 美國氫能源的引入前景 204
7.3 歐洲各國氫能源的引入前景 206
7.4 不同國家/地區(qū)氫能源引入情況對比 208
7.5 國際能源署對氫能源引入的分析 210
7.6 氫能源社會的類型 211
7.7 全球的能源利用 214
7.8 可再生能源與氫能源 218
7.9 氫能源社會的研究 220
擴展閱讀 諾斯克重水制造廠 223
第8章 氫能源相關的政策 225
8.1 日本氫能源研究的官方組織 226
8.2 日本氫能源政策的修訂 232
8.3 日本民間的氫能源組織 233
8.4 美國的氫能源組織 235
8.5 歐盟的氫能源組織 237
8.6 德國的氫能源組織 241
8.7 法國的氫能源組織 243
8.8 其他歐洲國家的氫能源組織 244
8.9 韓國的氫能源組織 245
8.10 中國的氫能源組織 246
擴展閱讀 南非鉑金礦 249
后記 251
參考文獻 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