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文學文學理論晚唐五代士風遞嬗與古文變遷研究

晚唐五代士風遞嬗與古文變遷研究

晚唐五代士風遞嬗與古文變遷研究

定 價:¥138.00

作 者: 李偉 著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73205087 出版時間: 2022-11-01 包裝: 精裝
開本: 頁數(shù): 228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以“八至十世紀”中具有重要政治影響、文化典型意義的文人作為研究重點,關注文人的政治趨向、學術趨向和文化觀念的變革內(nèi)容。

作者簡介

  李偉,1982年生,山東兗州人,北京大學文學博士,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入選山東省“泰山學者青年專家計劃”,主要研究儒學文化、漢魏六朝唐代文學、中國古典散文,已出版《文儒演生與文脈傳承》《漢唐文學的多維文化透視》等著作七種,發(fā)表論文五十余篇。

圖書目錄

序  葛曉音 
緒論:晚唐五代古文的概況與本書的研究方法  
節(jié) 晚唐五代古文概述  
第二節(jié) 晚唐五代古文研究的歷史與現(xiàn)狀  
第三節(jié) 本書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章 晚唐五代時期古文之“道”的內(nèi)涵及其影響  
節(jié) 古文中“道”的內(nèi)涵與政治形勢之關系  
第二節(jié) 頌美盛世與諷喻現(xiàn)實——晚唐五代古文中的兩種趨向及其文學呈現(xiàn)  
  
第二章 “子學精神”與中晚唐五代文道關系的演變  
節(jié) 從子書創(chuàng)作傳統(tǒng)看“子學精神”  
第二節(jié) “子學精神”與中唐古文先驅創(chuàng)作中的文道關系  
第三節(jié) “子學精神”與韓、柳古文中的文道關系  
第四節(jié) “子學精神”與晚唐五代古文中文道關系的演變  
第三章 韓門弟子的古文創(chuàng)作  
節(jié) “精于理”和“練于辭”——李翱、皇甫湜師韓傾向的同異  
第二節(jié) 孫樵古文的藝術創(chuàng)變及其理論觀念  
第四章 晚唐前期文人的古文創(chuàng)作  
節(jié) 杜牧的古文創(chuàng)作與中晚唐儒學轉向  
第二節(jié) 晚唐前期古文創(chuàng)作的思想特征與文學表現(xiàn)——以李商隱與劉蛻為中心  
第五章 士風嬗變與晚唐五代古文創(chuàng)作  
節(jié) 晚唐前期的士風探討與古文創(chuàng)作  
第二節(jié) 小品文的興起與唐末寒士文學  
第三節(jié) 士人諫諍精神與五代時期的諫議奏疏  
第六章 晚唐五代時期古文創(chuàng)作的文體新變  
節(jié) 辭不尚奇,切于理也——唐末五代小品文的內(nèi)容特征與文學特色  
第二節(jié) 作為古文的晚唐墓志銘的演進  
第三節(jié) 中晚唐五代時期“廳壁記”的創(chuàng)作演變  
第七章 中晚唐五代時期江西地區(qū)古文的發(fā)展及其原因  
節(jié) 中唐時期江西地區(qū)古文創(chuàng)作的特點  
第二節(jié) 晚唐五代江西地區(qū)古文的發(fā)展與演變  
第三節(jié) 中晚唐五代江西古文得到發(fā)展的原因  
附錄:中晚唐五代時期江西地區(qū)代表文人及其著作簡表 
第八章 從“韓、李”并稱看晚唐五代至北宋中期古文發(fā)展的趨勢  
節(jié) 歷代文評中的“韓、李”并稱  
第二節(jié) 韓愈、李翱古文思想的比較及其在北宋的延伸  
第三節(jié) 王通的儒學地位提升之再思考  
結 語 
參考書目  
后 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