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厘定五代著述著錄、考證原則,制定了凡例。如將著錄時限嚴格限定為后梁太祖開平元年(907)至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979)間,在分類上,則主要參考《新唐書·藝文志》,略作變通,分為四部三十六類。 第二,除佛道二教著述外,剔除了前人八種五代藝文補志因斷限寬泛而兼收、或因考證有誤而誤收的著述之后,共收錄五代著述871種,其中存69種,殘存16種。同時,廣搜博采,新增八志都沒有收錄過的85種著述。文后附有簡目。 第三,五代著述資料浩繁,因篇幅所限,僅選取經史子集四部100種書籍作為舉例,進行詳細考證。 第四,在全面考索五代著述的基礎上,對五代學術總體風貌也做了初步探討。提出五代學術現象具有三個突出特征即實用性、功利化、兼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