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第一節(jié) 研究緣起與選題意義
一、中國文論的文化與理論價值
二、“中國電影學派”的本土理論探索
三、本選題的現(xiàn)實意義
第二節(jié) 研究內容、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
一、研究內容及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三節(jié) 研究現(xiàn)狀與文獻綜述
一、關于“情采”的研究
二、基于中國文論的電影理論和中國電影研究
上篇 “電影情采”的理論建構
第一章 “電影情采”美學及旨歸
第一節(jié) “情采”理論溯源
一、原道:《文心雕龍·情采篇》的思想根基
二、“情采”的內涵與價值
第二節(jié) “電影情采”的概念闡釋
一、電影之“情”
二、電影之“采”
第三節(jié) “電影情采”美學及其特點
一、“電影情采”的生成
二、中國電影“空氣說”與“電影情采”美學
三、“電影情采”的特點
第二章 “以情統(tǒng)采”的電影創(chuàng)作觀
第一節(jié) 以情為經:為情而造文
一、以情為經:從真“情”出發(fā)
二、融情于采:為情而造文
第二節(jié) “情采失衡”的創(chuàng)作傾向
一、繁采寡情:“情味”缺失的視聽表達
二、重情薄采:乏味單調的視聽形態(tài)
第三章 “剖情析采”的電影批評范式
第一節(jié) 重情輕采:中國電影批評的范式與特點
第二節(jié) 剖情析采:基于“電影情采”美學的批評范式
一、 批評目的:倡導“電影情采”創(chuàng)作觀,提升電影的視聽表現(xiàn)力
二、批評標準:融情入采、情采相融
三、批評方法:剖情析采
第四章 重情厚意:中國電影“情”論
第一節(jié) 情本位:中國電影的重“情”思想
一、中國電影的“情本位”
二、重“情”思想與“為人生”的電影觀
第二節(jié) 思無邪:中國電影中的“道德情感”
一、早期中國電影中的“道德情感”訴求
二、新興電影中的道德情感與階級意識
三、新中國電影中的“道德理想主義”(新時期前)
四、新時期以來電影中的“道德多元化”情感
第三節(jié) 感物吟志:中國電影中的“情志”表達
一、早期電影人的憂患意識與“情志”表達
二、當代中國電影憂患意識的變奏
第五章 從“情”到“情采”:萌芽時期的中國電影情采
第一節(jié) 炫目與驚異:電影之“采”的最初體驗與實踐
第二節(jié) 質樸與清奇:藝術探索時期的中國電影情采
一、質樸的影戲情采:以《勞工之愛情》(1922)為例
二、清奇的電影情采:以《盤絲洞》(1927)為例
第六章 要約寫真:中國傳統(tǒng)電影情采的特點
第一節(jié) 電影民族化問題與中國電影情采
第二節(jié) “要約寫真”電影情采的形成
一、鄭正秋與《姊妹花》:基本形態(tài)的確立
二、蔡楚生與《漁光曲》: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
三、吳永剛與《神女》:“要約寫真”情采的縱深拓展
第三節(jié) 聲畫交融:中國傳統(tǒng)電影情采的完善
一、孫瑜與沈西苓
二、袁牧之與《馬路天使》:情采斐然之作
第四節(jié) “要約寫真”電影情采的成熟與當代傳承
一、費穆與《小城之春》:中國式情感的電影情采
二、“要約寫真”電影情采的當代傳承
第五節(jié) 中國“要約寫真”電影情采的思想根源
一、中國傳統(tǒng)“文質觀”
二、中國傳統(tǒng)“內求”思維與“內美”追求
參考文獻
后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