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地貌定量研究方法:龍虎山案例》基于作者多年的科學研究、跟蹤國際前沿、結合國家在公園建設方面對具有國家代表性的地貌景觀的價值評判和保護工作需求,以對龍虎山丹霞地貌成因機理的研究作為典型案例,探討對丹霞地貌的科學定義和定量研究方法,也為其他地區(qū)的丹霞地貌研究提供了量化研究的通用研究對比標尺?!兜は嫉孛捕垦芯糠椒ǎ糊埢⑸桨咐吩趯Φは嫉孛捕x及其成因定性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對丹霞地貌的侵蝕狀況進行評價的一種定量方法,并對丹霞地貌的巖性和構造控制進行了驗證:利用標準化河長坡降指標(SLK)、面積-高程積分(HI)、面積-高程積分曲線(HC)等無量綱地貌參數(shù)以及河流縱剖面P,進行了基于數(shù)字高程模型(DEM)和地理信息系統(tǒng)(GIS)的地貌分析,研究了龍虎山地區(qū)7條河流的SLK異常與斷層的存在呈正相關,與巖石抗侵蝕性的對比呈正相關,反映了構造和巖性對地形形成的控制。這樣的研究力圖鞏固丹霞地貌在地貌類型中的學術地位,也希望從學術角度增強我國江西龍虎山丹霞地貌的國家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