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藝術戲劇藝術東亞傳統(tǒng)演藝空間文化比較研究

東亞傳統(tǒng)演藝空間文化比較研究

東亞傳統(tǒng)演藝空間文化比較研究

定 價:¥228.00

作 者: 麻國鈞
出版社: 學苑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07764475 出版時間: 2022-12-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31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為中央戲劇學院麻國鈞教授帶領幾位博士生一起做的院內科研項目。 用“演出空間”為題,基于東亞古代演劇空間形態(tài)錯綜復雜性之上。在東亞傳統(tǒng)戲劇演出實際使用的空間形態(tài)而言,可謂五花八門,任何常用的名稱如壇場、廣場、芝居、氍毹、勾欄、舞亭、船臺、戲臺、戲樓、戲場等等,都不能夠涵蓋全部演出空間形態(tài),這些名稱過于具體,其內涵指向性非常明確而單一,因此使用“空間”這個詞匯,既解放手腳,打開思路,也更加準確。 本書主要討論并回答以下問題:自古以來,東亞各種演出形式是在怎樣的空間中進行的?為什么選擇這些演出空間?不同的演出為什么要在特定的空間中進行,甚至不可以置換?在琳瑯滿目的空間形態(tài)中,東亞傳統(tǒng)戲劇演出空間形態(tài)背后的文化依據(jù)是什么?各種文化符號在該空間中的寓意是什么?為什么在相同或相似的文化思維指導下所呈現(xiàn)的空間形態(tài)各異?而雖然空間形態(tài)各異卻又在一定程度上顯現(xiàn)其類同性?本課題在回答這些問題時,首先要介紹東亞多國、多地區(qū)幾乎所有的演出空間形態(tài)以及活躍于這種空間中的傳統(tǒng)演出藝術。進而探索演出內容與特定空間形態(tài)的關系,最終還必須回答所有演出空間形態(tài)之所以構成的內在文化依據(jù)。在長期歷史中,東亞各國形成一個巨大的、以古代中國為中心的儒、道、釋文化圈,以儒、道、釋尤其是儒文化為核心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極大地影響周邊各國、各地區(qū)的文化形態(tài),其中自然包括綿延長久的祭祀禮儀文化,以及與祭祀禮儀文化密切相關的演出藝術,在演出空間的營造上同樣打上中國傳統(tǒng)文化、觀念形態(tài)的烙印。我們在研究中國儺文化、祭禮文明、中國戲曲的數(shù)十年中,更加強烈而深刻地感受到其對日、韓影響之深遠,認識到演出空間形態(tài)在東亞各民族演出史上的特殊含義,它絕不僅僅是為演出提供一個場所,東亞人賦予種種演出空間以深刻的文化內涵。對演出空間的研究,必定會加深對東方傳統(tǒng)戲劇的認識。三十余年間,作者堅持實地考察,進行了大量的田野作業(yè),所獲頗多。在對多國大量演出作田野考察的同時,也不斷地搜集、整理、翻譯、消化相關的各國文獻資料,為完成本書的寫作奠定了基礎。

作者簡介

  麻國鈞,中央戲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央戲劇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央戲劇學院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央戲劇學院院刊《戲劇》編委、中央戲劇學院·成人教育學院院長;中國儺戲學研究會副會長,法人代表?,F(xiàn)為山西師范大學戲曲文物研究所《中華戲曲》編委、蘭州城市學院《中國古代小說戲劇研究》編委。中國儺戲學研究會顧問。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優(yōu)秀專家、中國文化與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評審專家。以中國戲曲史論、中國傳統(tǒng)文化、東方戲劇為主要研究領域。主持國家社科研究項目《東方戲劇年表》(結項)、《中國儺戲劇本整理與研究》之子項目《中國儺戲與東亞古典戲劇比較研究》(結項)以及中央戲劇學院院內科研項目《東亞傳統(tǒng)演劇空間文化比較研究》(結項)。獲批“2019年國家社科基金冷門‘絕學’和國別史等研究專項”之《東亞民俗演劇假面史論》研究項目,該項目已經啟動。張帆,故宮博物院博士后,先后畢業(yè)于蘇州大學和中央戲劇學院,現(xiàn)任北京外國語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出版有《歌臺出水中——中國古代水上演出藝術史論》,另在核心期刊發(fā)表論文若干。 權曉芳,藝術學博士,先后畢業(yè)于大連外國語學院日語系、北京語言大學日語系、中央戲劇學院戲文系?,F(xiàn)所在單位:北京戲曲藝術職業(yè)學院。著作論文:博士論文《中國的八仙與日本的七福神》。主持中央戲劇學院院內科硏項目《中日儺面具比較研究》(結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儺戲劇本整理與研究》之子項目《中國儺戲與東亞古典戲劇比較研究》(結項),參與中央戲劇學院院內科研項目《東亞傳統(tǒng)演劇空間文化比較研究》(結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冷門”絕學和國別史研究項目《東亞民俗演劇和假面史論》(進行中),參與北戲建院70周年項目《京劇劇目辭典(增訂版)》(進行中)。尹玉璐,女,中央戲劇學院藝術學博士,研究方向為東方戲劇、南亞戲劇史。曾參與2014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儺戲劇本整理與研究》等課題,現(xiàn)為北京印刷學院講師。

圖書目錄

序1
第一篇 青繩為兆域 注連可為場1
一、青繩兆域3
二、注連為場8
第二篇 方圓成交響 直曲好作場17
一、法璧雍為演藝場18
二、方丘與露臺:大地之形25
三、藻井與天蓋: 天穹之象31
四、方與圓的交響與變奏41
第三篇 隨身的神廟 移動的空間45
第四篇 流動的舟車 瞬變的空間75
一、山車演藝空間概述76
二、舟船演藝空間概述90
三、舟、車演出空間的由來與意義100
第五篇 蓮臺浮于水 岸上起樓臺105
一、我國各地水上演出空間的類別、特點及分布105
二、池臺115
三、河臺153
四、 湖臺186
五、江臺194
六、橋臺199
第六篇 空納萬千境 無形勝有形209
一、空納萬千境210
二、無形勝有形270
第七篇 題目與正名 商演廣告詞
——東亞古典戲劇的商演廣告285
一、“招子”與“旗”“牌”286
二、北曲雜劇的“題目”“正名”300
第八篇 “腰棚”尋常見 “甲乙”濫其觴
——東亞傳統(tǒng)劇場“看樓”“棧敷”述略305
一、“甲乙?guī)?rdquo;,開“看臺”之先河306
二、明清“看樓”與日、韓“棧敷”舉隅312
三、余論328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