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地理位置與自然環(huán)境
一、地理位置
二、自然環(huán)境
三、氣候
四、土壤
五、自然資源
六、農業(yè)
七、養(yǎng)殖與水產業(yè)
第二節(jié) 歷史沿革
第三節(jié) 工作概況
一、歷年工作情況
二、調查、勘探和發(fā)掘經過
第四節(jié) 資料整理與報告編寫
一、資料整理
二、報告編寫
第二章 考古調查和勘探
第一節(jié) 考古調查
第二節(jié) 勘探
一、探孔分布
二、文化層分布及堆積情況
1.文化層分布
2.探孔舉例
三、遺跡情況
四、勘探結論
第三章 文化堆積與時代
第一節(jié) 探方分布
一、山腰階地
二、山頂臺地
第二節(jié) 地層堆積
一、山腰階地
1.TO3
2.TO302
二、山頂臺地
第三節(jié) 典型探方地層與地層、遺跡間的疊壓打破關系
一、T03
二、T0302
第四節(jié) 地層對應情況及時代
第五節(jié) 地層與遺跡單位分組
第四章 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存
第一節(jié) 概述
一、山腰階地
二、山頂臺地
三、遺跡
1.灰坑
2.柱洞
3.灶
4.燎祭遺跡
四、遺物
1.陶器
2.石器
第二節(jié) 分組介紹
一、第1組
1.陶器
2.石器
二、第2組
(一)遺跡
1.灰坑
2.灶
(二)文化層
1.陶器
2.石器
三、第3組
1.陶器
2.石器
四、第4組
(一)遺跡
(二)文化層
1.陶器
2.石器
五、第5組
1.陶器
2.石器
六、第6組
(一)遺跡
1.灰坑
2.柱洞
(二)文化層
1.陶器
2.石器
七、第7組
1.陶器
2.石器
八、第8組
(一)遺跡
1.灰坑
2.柱洞
(二)文化層
1.陶器
2.石器
九、第9組
(一)遺跡
1.灰坑
2.柱洞
(二)文化層
1.陶器
2.石器
一、第10組
1.陶器
2.石器
一一、燎祭遺跡
第三節(jié) 分期與年代
一、分期
二、年代
第四節(jié) 社會分工與生業(yè)形態(tài)
第五章 寺廟遺存
第一節(jié) 唐宋遺存
一、概述
二、遺跡
1.房址
2.灰坑
3.柱洞
4.墻
三、出土遺物
1.陶器
2.釉陶器
3.瓷器
4.石器
5.銅器
6.鐵器
第二節(jié) 明清遺存
一、概述
二、遺跡
1.房址
2.墻
3.灰坑
4.灶
三、出土遺物
1.陶器
2.釉陶器
3.瓷器
4.銅器
5.鐵器
第三節(jié) 近現(xiàn)代遺存
一、概述
二、遺跡
1.房址
2.灰坑
三、出土遺物
1.陶器
2.釉陶器
3.瓷器
4.銅器
5.鐵器
第六章 結語
第一節(jié) 靈山文化或類型——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存
一、文化特征
1.遺跡
2.遺物
二、文化性質
三、分期與年代
1.分期
2.年代
四、社會分工與生業(yè)
第二節(jié) “鱉靈廟”—“靈山寺”遺存
一、文化特征
1.遺跡
2.遺物
二、文化性質
三、年代
附表
附表一 閬中靈山遺址新石器時代灰坑登記表
附表二 閬中靈山遺址新石器時代出土典型陶器分類統(tǒng)計表
后記
英文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