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文化世界各國文化千年運河潤京城(全兩冊)

千年運河潤京城(全兩冊)

千年運河潤京城(全兩冊)

定 價:¥298.00

作 者: 王衛(wèi)華 等著 ; 北京文化藝術傳承發(fā)展 中心組織編寫
出版社: 團結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12698543 出版時間: 2022-11-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6開 頁數: 字數:  

內容簡介

  全書上下兩冊,共分為八章。第一章從整體上概括了大運河對于北京歷史文化發(fā)展的影響;其余七章,將大運河的文化資源分為河道、閘橋、沿線廟宇、碼頭、糧倉、公園與博物館、鄉(xiāng)情民俗七個版塊分別進行了介紹。本書稿從大運河沿線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摘取了四十余種進行了重點撰寫,詳細介紹了他們的緣起、變遷與現狀,并將它們與現有的旅游資源加以結合,是一本鑒古通今的文化隨筆。書稿另附圖片200余張,圖文并茂,排版設計精美。

作者簡介

  王衛(wèi)華,中央民族大學文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領域為民俗學與民間文學,長期從事北京傳統(tǒng)文化、大運河文化的研究工作。目前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北運河流域民間文學資源的傳承與區(qū)域文化建設研究”、北京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北京段大運河民間風物傳說搜集與運河文脈資源挖掘運用研究”,作為核心成員參與北京市委宣傳部全國文化中心建設重點委托項目“北運河流域民俗文化普查及民俗文化志編纂”。獨著及合著專著5部,發(fā)表專業(yè)學術期刊論文數十篇。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大運河與北京文脈
 大運河“第一鍬”——邗溝
一、通邗一時,惠澤萬世
二、“不盡邗溝水”
三、財富之河潤一方
 一脈長河開盛世——隋唐大運河
一、“應是天教開汴水”
二、運水湯湯,溯流北上
三、詩畫江南,應運而生
 古河道“變形記”——京杭大運河
一、截彎取直的智慧
二、“開魏博之渠,通江淮之運”
三、漕船直抵北京城
 跨越“運河之脊”——重開會通河
一、引汶濟運,南旺分水
二、水柜蓄洪,導泉補運
三、“濟運分流惠莫窮”
 從漕運之河到文化之河
一、運河之興
二、運河之衰
三、運河之新生
 王朝脈搏的跳動——北京運河生息
一、南兵北上集涿郡
二、商販客旅資京畿
三、漕運通濟多坎坷
 定鼎燕京與仰仗東南——“水上漂來北京城”
一、軍事建設:漁陽豪俠地
二、經濟建設:浩浩荊吳船
三、宮殿建設:天下絕藝皆至京
四、交通建設:帝巡、使節(jié)過此河
 凝固的歷史——北京運河的遺址、遺跡
一、運河古河道與水源
二、水利工程設施
三、航運工程設施
四、倉儲與文化設施
 流動的京味兒——北京運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一、語言民俗
二、民間技藝
三、精神信仰
四、禮俗活動
 
/第二章/
運河水脈——河道與湖泊
 千里運河源——白浮泉
一、龍山涌出甘清泉
二、郭守敬巧引白浮泉
三、多生變故遭湮廢
四、精巧故道展新顏
 地勢險峻難通運——金口河
一、初開金口沿故道
二、再開金口歷波折
三、三開金口惹禍殃
 泓澄百頃伴京師——昆明湖
一、昆明湖曾名甕山泊
二、白浮玉泉入此湖
三、亭臺樓閣繞湖邊
 柳岸蕩龍舟——南長河
一、長河見古今
二、岸旁景林立
三、登舟游京城
 九缸十剎繞王府——什剎海
一、因何得名“什剎海”
二、漕運通達聚游人
三、王公府邸繞岸邊
 舳艫蔽水興漕運——通惠河
一、獲賜“通惠”名聲顯
二、維系漕運費周章
三、古閘慶豐現美景
 銅幫鐵底運糧河——北運河
一、“銅幫鐵底”美名揚
二、漕運遺址見輝煌
三、水脈文脈兩相依
 水供漕運連文脈——溫榆河
一、名為“溫余”保平安
二、溫榆漕運歷千載
三、一條河流連兩帶
 京城最早人工河——蕭太后河
一、得名蕭后展奇緣
二、轉運物資供都城
三、故道變遷說紛紜
 運河古源——潮白河
一、潮、白兩河會
二、潮白頻改道
三、水庫解洪澇
  /第三章/
運河上的樞紐——閘與橋
 昆明湖上第一橋——繡漪橋
一、“湖口東南第一橋”
二、“羅鍋橋”的由來
三、長河行舟過繡漪
 千里運河第一閘——廣源閘
一、運河頭閘
二、祭龍王爺
三、別港行宮
 京西長河勝跡——高梁橋
一、西直門外高梁橋
二、“高亮趕水”的故事
三、高梁橋踏青
 京城水際觀山第一處——銀錠橋
一、什剎海上的“銀錠”
二、“銀錠三絕”
三、“銀錠觀山水倒流”
 中軸線上的運河橋——萬寧橋
一、中軸線上第一橋
二、“北京城”石柱
三、閘橋畔的“市井寶地”
 皇城墻下的玉河橋——東不壓橋
一、“東不壓橋西壓橋”
二、橋頭有座玉河庵
三、胡同里的水韻風光
 通惠河上的老閘口——平津上閘
一、漕運古村的運河閘
二、建閘的傳說
三、老閘口旁的龍王廟
 京通水路咽喉——永通橋
一、“八里長橋不落桅”
二、“扒拉橋”的傳說
三、運河古橋衛(wèi)京師
 張家灣古城名橋——通運橋
一、古橋又名“蕭太后”
二、鎮(zhèn)水石獸的傳說
三、通運橋上望古城
 通惠河故道古橋——廣利橋
一、橋跡藏在土橋村
二、廣利之名因閘而得
三、“土橋鎮(zhèn)水獸”
/第四章/
運河畔的祈愿——廟宇
 運河源頭佑蒼生——都龍王廟
一、龍王之中此為首
二、廟會祈雨護生民
三、重點保護展新篇
 “京西小故宮”——萬壽寺
一、毗鄰“廣源”因河盛
二、“小寧壽宮”以“壽”名
三、藏納藝術譜新篇
 長河岸邊有秘境——五塔寺
一、勅建“真覺”供五塔
二、更名“正覺”顯盛景
三、保護“石刻”展底蘊
 鎮(zhèn)水與治水的紀念——匯通祠
一、坐落山頂鎮(zhèn)水關
二、雞獅傳說顯神秘
三、復建祠館念守敬
 敲響時空鐘鼓的鑄鐘娘娘廟
一、真武廟改為娘娘廟
二、鑄鐘傳說動人心
三、大鐘留存記古今
 都市中心的火神廟
一、勅建廟宇保平安
二、運河之畔敬火神
三、文人雅士贊“火神”
 故道古剎——玉河庵
一、庵前玉河憶歲月
二、歷經波折終復建
三、“水穿街巷”現鬧市
四、玉河滋潤南鑼鼓巷
 通州地標——燃燈塔
一、“一枝塔影認通州”
二、美麗傳說憶災難
三、“運河四塔”緊相連
 見證文化融合的通州清真寺
一、運河岸邊的清真寺
二、寺畔有“十八個半截胡同”
三、民族團結的見證
 濟通南北——佑民觀
一、道觀坐落里二泗
二、眾神齊聚佑民觀
三、兩位女神護漕運
 /第五章/
碼頭與漕運遺俗
 宮廷碼頭——黃船塢
一、運河首端御碼頭
二、“柳蔭龍舟”通州景
三、尋訪黃船塢遺址
 皇家碼頭——皇木、金磚碼頭
一、大運河漂來紫禁城
二、皇木碼頭與皇木廠
三、金磚碼頭與金磚廠
 石、土二壩漕運碼頭與開漕節(jié)
一、漕運碼頭:通州“二壩”
二、隆重盛大的公祭儀式
三、開漕節(jié)上的花會獻藝
 驛站碼頭——潞河驛
一、京東潞河水馬驛
二、對外交流之要所
三、驛站標識“黃亭子”
 客貨碼頭與民間信仰
一、貨運碼頭與客運碼頭
二、碼頭聚落的寺廟與地名
三、北運河一帶的小圣信仰
 高碑店碼頭的漕運廟會
一、漕運碼頭的廟宇與廟會
二、漕運廟會上的文化活動
三、高碑店村的高蹺秧歌
 通州運河碼頭的船工號子
一、響徹碼頭的船工號
二、北調南腔通州味兒
三、留住運河號子的人
 張家灣碼頭與里二泗廟會
一、張家灣古鎮(zhèn)的碼頭群
二、船到張家灣,舵在里二泗
三、里二泗的高蹺會與小車會
 漷縣的碼頭與運河龍燈會
一、馬頭村與馬頭集
二、馬頭村的潞燈會
三、張莊運河龍燈會
 西集的碼頭與擺渡口
一、和合驛碼頭與辛集碼頭
二、潮白河上的百年古渡
三、渡口碼頭的紅色記憶
 
 
 
 
/第六章/
河運之藏——糧倉與博物館
 
 南糧北運饗京城——京通二倉
一、北京的“五壇八廟十三倉”
二、維系帝國運行的漕運制度
三、食為政首,糧安天下
 古今融通——南新倉
一、水運漕糧來
二、糧儲大規(guī)模
三、糧倉換新貌
 見證歷史波瀾——北新倉
一、糧儲倉廒中
二、法科大學校
三、胡同留“倉”名
 通州儲糧——大運中倉
一、萬舟駢集中倉實
二、存儲倉糧用途廣
三、填倉奉神敬韓信
 京城驗糧樓——大光樓
一、萬船北來到此樓
二、入京漕糧驗收嚴
三、大光樓上覽勝景
 漕運記憶——通州博物館
一、通州歷史的縮影
二、“銅鐘”與“密符扇”
三、華彩展現漕運景
 古鎮(zhèn)明珠——張家灣博物館
一、石橋再現古鎮(zhèn)繁華
二、古船映照運河盛景
三、墓石追憶紅樓一夢
 鄉(xiāng)史村語——朝陽區(qū)鄉(xiāng)情村史館
一、半壁店村史館
二、高碑店村史博物館
 滄海遺珠——通州區(qū)民間文博館
一、運河瓷畫藝術館
二、大運河翰林民俗博物館
 
/第七章/
“游”在運河——公園與小鎮(zhèn)
 
 皇家行宮御苑——頤和園
一、牛郎織女隔湖望
二、移天縮地仿江南
三、南北園林相交融
 三環(huán)以內小江南——紫竹院公園
一、水竹相伴歷史悠長
二、竹荷相映風景如畫
三、如意紫竹文藝樂園
 長河穿行的樂園——北京動物園
一、百年建園史
二、“最后的皇家行宮”
三、多彩的動物世界
 都市后花園——慶豐公園
一、慶豐園里說二閘
二、神木漂來建北京
三、現代雕塑講運河
 塔影下的園林——西海子公園
一、西海子與葫蘆湖
二、神奇的“塔榆”
三、先哲安眠地
 長河百景連通州——北京大運河文化旅游景區(qū)
一、北運明珠
二、長河百景
三、文蘊悠長
 設計小鎮(zhèn)——張家灣
一、張家灣建設規(guī)劃
二、古鎮(zhèn):運河文化的新發(fā)展
三、古今交匯:傳統(tǒng)工業(yè)的新生
 演藝小鎮(zhèn)——臺湖
一、臺湖興衰賴運河
二、臺湖演藝歷百載
三、文化生態(tài)鑄輝煌
四、“環(huán)球影城”譜新篇
 藝術小鎮(zhèn)——宋莊
一、兩河哺育下的小城鎮(zhèn)
二、大師云集的“宋莊模式”
三、藝術小鎮(zhèn)的規(guī)劃建設
 
 
 
 /第八章/
“樂”在運河——手工技藝與飲食
 
 
 運河邊的童年玩具——通州大風車
一、“風轉福到”
二、運河邊的童年記憶
三、“風車梁”的創(chuàng)新路
 從皇家到民間——掐絲琺瑯
一、追溯千年的掐絲琺瑯技藝
二、走入尋常百姓家的景泰藍
三、藝術創(chuàng)意小鎮(zhèn)中的“熊氏琺瑯”
 巧手剪出一方天地——團花剪紙
一、剪紙中的團花藝術
二、源自童年的剪紙技藝
三、團花剪紙的傳承發(fā)展
 從市井到世界的手工藝——“空竹張”
一、家族傳承“空竹張”
二、高手云集抖四方
三、書寫非遺新篇章
 老北京的節(jié)令物——兔兒爺
一、京城中秋敬兔神
二、兔兒爺下凡除病瘟
三、非遺文創(chuàng)在小鎮(zhèn)
 潮白河畔佳釀美
一、運河帶來釀酒香
二、情牽牛欄山二鍋頭
三、順義酒香興運河
 地理標志果蔬鮮
一、農耕生計運河邊
二、農產分享新理念
三、櫻桃、葡萄成標志
 運河岸邊家鄉(xiāng)味
一、飲食多樣到通州
二、文化名片是家宴
三、“運河之子”話榆錢
 運河漂來烤鴨香
一、北京烤鴨賴運河
二、河上漂來北京鴨
三、烤鴨大牌冀寧來
 “通州三寶”運河育
一、民族交融“大順齋”
二、運河出來“燒鲇魚”
三、南北交流“萬通醬”
大運河水之旅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