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部經典歌劇,《原野》中的經典段落不僅是高校聲樂教學的重要素材,而且作品中豐富的人物形象與音樂內容結合巧妙,為聲樂教學提供了極佳的美育素材。通過對該歌劇主要人物形象的細致研究,幫助學生更好地平衡演唱技術與審美,通過文本分析等手段將音樂中調性、織體、節(jié)奏等音樂創(chuàng)作技術與戲劇表達進行提煉、總結,幫助學生更貼近戲劇人物地演唱,從而達到審美的主旨。因此,其中音樂元素與豐富的審美內涵需要更深入地研究、挖掘,這也是本文將《原野》作為研究中心的原因之一。歌劇《原野》人物相對較少,又是中文歌劇,且采用了西方經典歌劇的架構,因此更易應用于教學。即使僅將某些分曲引用于教學實踐,無論是用于獨唱還是重唱課程都易于實現(xiàn)——歌劇《原野》中重唱段落最大編制為三重唱,相對于莫扎特、威爾第等作曲家的七重唱、八重唱,在教學中也相對容易為學生所掌握,三重唱的教學也可以為更大編制重唱和歌劇排演課程起到鋪墊作用。因此,通過歌劇《原野》的文本提煉與教學研究,實際上是實現(xiàn)了教學與美育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