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繁華輝煌,一開始是個“海上奇觀”。這座充滿傳奇的城市,在鴉片戰(zhàn)爭后的百余年不僅由一個長江下游的縣城,一躍而成東亞數一數二的國際性通商巨埠,更以“洋”、“商”與“女性”共同挑戰(zhàn)與改變中國傳統文化的秩序。西風中的資本主義,在上海長出最能代表中國早期資本主義發(fā)展的面貌,中國的現代性不能不談上海。本書回顧19世紀下半葉到20世紀上半葉的上海社會文化史,透過細細考察上海的金融、出版和現代百貨業(yè),作者生動描繪了中國第一批城市中產階層。在國家角色尚弱的20世紀初期,這個新富階層在從商與消費被視為愛國志業(yè)的觀念下,不僅取得在儒家社會的正當性,從而改變了上海,更成為近代中國政治與民族主義發(fā)展的主要力量。新的往往也是舊的,作者認為,上海如今再度回到中國現代性的核心位置,卻有不少力氣花在挖掘過去的歷史記憶。因此要了解今日之上海,必須回到20世紀上半葉,那個張愛玲曾經生活過也貪嗔癡過的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