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自然科學自然科學總論《長江師范學院學報》史料整理與分析(1985—2020)

《長江師范學院學報》史料整理與分析(1985—2020)

《長江師范學院學報》史料整理與分析(1985—2020)

定 價:¥108.00

作 者: 王志標
出版社: 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18987092 出版時間: 2023-07-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王志標教授撰寫的《〈長江師范學院學報〉史料整理與分析(1985—2020)》是一本比較獨特的著作。書中既有對《長江師范學院學報》史料進行的詳細整理與分析,又有作者的辦刊思想。全書的史料非常翔實,讀后能夠全面了解《長江師范學院學報》的來龍去脈和期刊傳統(tǒng)的歷史演變,對學報同仁很有啟發(fā),并有樣板意義。我本人對他的許多辦刊思想十分贊同。 學報或者學校主辦的學術期刊是大學的重要門面。正如王志標教授書中所述:“對于一所大學而言,不能沒有一份像樣的期刊。期刊是大學這棵大樹上結出的諸多碩果之一。但是,這顆碩果又有著其獨特性。與大學培養(yǎng)的學生不同,學報的產(chǎn)品是各種學術成果,它為本校師生,也為全國具有相似研究興趣的師生提供了一個發(fā)表平臺。”實際上,我們經(jīng)??梢钥吹揭环N現(xiàn)象,有的學校很普通,但它所辦的學術期刊卻被學界所熟知和認可。這是因為,這些學校為學界提供了很好的學術平臺。因此,學術期刊成了這些學校的重要門面。對于一所大學來說,要全面提升質(zhì)量的確需要長期努力并依賴許多條件,才有可能成功。而把其所屬的某個方面(如學報)優(yōu)先辦好,進而再對其他方面各個擊破,卻是一種很好的內(nèi)涵發(fā)展路徑選擇。優(yōu)先辦好學術期刊,讓門面立起來,對于大學來說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學報或?qū)W校主辦的學術期刊有助于凝練大學的特色?!堕L江師范學院學報》長期致力于“將學報辦成一個特色型期刊”。雖然刊物“不同時期所側重的特色有所不同”,但始終保持特色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我們發(fā)現(xiàn),學報的特色往往跟學校的特色有很多的關聯(lián),甚至會帶動學校的特色走向,促使學校的特色更加鮮明?!堕L江師范學院學報》把自己的特色跟學校的特色很好地融合了起來,二者相互促進,成為刊物長期生存和發(fā)展的重要動力。正如作者強調(diào)的:“普通高校學報只有以建設‘特色欄目’為追求,通過開設有特色、有實力的專欄,增強吸引力和凝聚力,形成學報獨特的風格,才能在強手如林的學術期刊競爭中嶄露頭角。”可見,學報的特色跟學校的特色是互相促進的關系,彼此不可分割。作者在書中對《長江師范學院學報》如何堅持自己的特色,并且跟學校的特色保持良性互動的傳統(tǒng)做了很好的總結和全面的回顧。這對于今后繼續(xù)辦好學報,無疑具有長期的啟示意義。一般來說,學術期刊形成特色跟主編的辦刊思路和學術理念有著密切的關系。正因為如此,每個學校在選擇學報主編的時候都會十分慎重。通常的情形是,如果主編是人文學科出身,則期刊會凸顯人文方面的特色;如果主編是社會科學學科出身,則期刊會凸顯社會科學方面的特色。于是,學術期刊的特色形成既跟學校特色關聯(lián)度很高,也跟主編的學科方向和辦刊偏好有著高度的聯(lián)系。作者在書中對此做了很好的分析,作者認為:“主編對于一個期刊的發(fā)展方向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所以主編風格就意味著期刊的風格。主編的學科背景則會影響其學術風格。”顯然,作者在看到學報特色與學校特色之間密切關聯(lián)的同時,也清楚地看到了主編與學術期刊特色定位之間的必然聯(lián)系。 學報或?qū)W校主辦的學術期刊也有助于學科和專業(yè)的內(nèi)涵提升。學校的學術期刊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賴于本校的學科和專業(yè)優(yōu)勢。對于學校來說,學校的特色往往是其優(yōu)勢和強勢學科。因此,圍繞學校的特色通常會有更多的優(yōu)秀作者聚集,這就能對期刊稿件的質(zhì)量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在學術期刊越來越走向全國性學術平臺的大趨勢下,學校的特色學科有助于學報通過校內(nèi)的作者去聯(lián)系全國的相關專家,從而更好地提升學報這一學術平臺的質(zhì)量。正如作者所說,《長江師范學院學報》長期把文學、歷史和教育作為發(fā)文的重點。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長江師范學院的優(yōu)勢學科也在這些方面。近年來,隨著不少優(yōu)秀的博士和教授的加盟,長江師范學院經(jīng)濟學科與管理學科實力逐漸增強,《長江師范學院學報》在這兩個學科的刊文也逐漸增多。這種情況跟所有的師范類大學十分類似。事實上,一所大學如果能夠辦好一個學術刊物,那必定要有相應的學術實力和底氣。在過分重視核心刊物的時代,普通刊物的生存面臨著很多困難。于是,依托學校的強勢和優(yōu)勢學科,無疑是最好的辦刊選擇。 學報或?qū)W校主辦的學術期刊還有助于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zhì)量。作者在書中特別提到習近平總書記給《文史哲》編輯部全體編輯人員的回信精神,回信提出:“高品質(zhì)的學術期刊”要“支持優(yōu)秀學術人才成長”。作者深刻地認識到“這是給學校的學術期刊提出了要主動承擔培養(yǎng)人才任務的要求”。我個人覺得,這種認識非常重要。大學的第一中心任務始終是培養(yǎng)人才。學報或?qū)W校主辦的學術期刊理所當然也要為這個中心任務做點什么。大學的人才培養(yǎng)責任不僅限于促進學生成長成才,而且包括對年輕教師、青年學術人才的培養(yǎng)。優(yōu)秀學生的培養(yǎng)離不開優(yōu)秀教師,而優(yōu)秀教師的成長需要學校各個方面共同發(fā)力,包括學校的學術期刊要參與到教師的學術和科研能力提升中去。學術期刊和青年學術人才是相依相隨的關系。青年學術人才正是在期刊編輯的幫助下逐漸成長起來的。世界上沒有也不可能有天然的學術高手。當然,學術期刊也應該為培養(yǎng)學生做一些貢獻。期刊可以為相關專業(yè)的學生提供實習崗位,可以在學生中間招聘編輯助理等。學生可以通過這樣的期刊編輯實踐,學到許多東西,尤其是編輯一絲不茍的精神、對人類知識的敬畏精神、兢兢業(yè)業(yè)的職業(yè)精神等,都會對學生有很好的教育示范作用。大學應該充分利用編輯的這些專業(yè)性極強的勞動精神去浸潤年輕的學生。 總之,在讀了王志標教授的書稿之后,對其許多觀點表示深深的贊同。當然,我覺得這部書稿也存在一些可以進一步探討的問題,可以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厘清。

作者簡介

暫缺《《長江師范學院學報》史料整理與分析(1985—2020)》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篇辦刊歷史篇
 
 
第一章學報的誕生
 
一、創(chuàng)刊
 
二、刊號及刊名
 
三、特刊、專刊、增刊及版本
 
四、期數(shù)與頁碼
 
五、欄目
 
六、內(nèi)容
 
七、封面設計
 
 
第二章學報歷任主編、副主編及其對于學報發(fā)展的貢獻
 
一、不同時期的主編、副主編及其簡介
 
二、不同時期主編、副主編對于學報發(fā)展的貢獻
 
 
第三章不同時期的學報發(fā)展思路
 
一、“文理兼收,服務教學”的探索階段(1985—1998年)
 
二、轉變?yōu)槲目茖W報,逐步以“文學”為主體內(nèi)容
(1999—2011年)
 
三、彰顯地緣優(yōu)勢,以“民族學”“歷史學”見長
(2012—2018年)
 
四、優(yōu)化欄目設置,內(nèi)容更加契合社會發(fā)展現(xiàn)實(2018年至今)
 
 
第四章不同時期的學報欄目及其刊文分析
 
一、偶設欄目時期(1985—1996年)
 
二、以文學欄目為主時期(1997—2011年)
 
三、以民族、歷史欄目為特色的時期(2012—2018年)
 
四、平衡發(fā)展和動態(tài)調(diào)整時期(2018年至今)
 
 
第二篇辦刊數(shù)據(jù)篇
 
 
第五章學報刊文作者分析
 
一、不同年份刊文數(shù)量
 
二、1999—2020年刊文作者機構和地域分布
 
三、1999—2020年刊文作者職稱分布
 
 
第六章學報刊文復印轉載情況
 
一、人大復印資料復印轉載情況
 
二、《新華文摘》復印轉載情況
 
三、《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復印轉載情況
 
 
第七章學報刊文引用情況
 
一、引用次數(shù)10次及以上的論文
 
二、分年度總被引用次數(shù)
 
 
第八章學報刊文下載情況
 
一、下載1000次及以上的論文
 
二、下載500~999次的論文
 
 
第九章學報歷年獲獎和榮譽情況
 
一、2002年獲獎和榮譽情況
 
二、2004年獲獎和榮譽情況
 
三、2005年獲獎和榮譽情況
 
四、2007年獲獎和榮譽情況
 
五、2009年獲獎和榮譽情況
 
六、2010年獲獎和榮譽情況
 
七、2013年獲獎和榮譽情況
 
八、2014年獲獎和榮譽情況
 
九、2015年獲獎和榮譽情況
 
十、2016年獲獎和榮譽情況
 
十一、2017年獲獎和榮譽情況
 
十二、2019年獲獎和榮譽情況
 
十三、2020年獲獎和榮譽情況
 
 
第三篇刊物制度篇
 
 
第十章學報投稿要求
 
一、欄目
 
二、題名
 
三、作者
 
四、摘要
 
五、關鍵詞
 
六、中圖分類號
 
七、文獻標志碼
 
八、收稿日期與修回日期
 
九、基金項目
 
十、正文
 
十一、致謝
 
十二、注釋
 
十三、引用
 
十四、參考文獻
 
十五、圖
 
十六、表格
 
十七、公式
 
十八、數(shù)字
 
十九、版權轉讓協(xié)議
 
二十、利益沖突與個人貢獻
 
二十一、投稿方式
 
二十二、審稿流程
 
二十三、投稿準備
 
二十四、投稿至發(fā)表前的聯(lián)系
 
 
第十一章學報審稿、組稿、編稿制度
 
一、稿件管理流程
 
二、稿件管理中的分工
 
三、稿件管理中的時間節(jié)點
 
四、補充說明
 
 
第十二章學報校稿制度
 
 
第十三章學報經(jīng)費支出管理制度
 
一、經(jīng)費支出原則
 
二、經(jīng)費支出范圍
 
三、稿酬
 
四、組稿費
 
五、審稿費
 
六、編校與審讀費
 
七、其他費用
 
八、報銷程序
 
九、附則
 
 
第十四章學報績效二次分配制度
 
一、基本原則
 
二、學報編輯部職責及其績效考核指標
 
三、學報編輯部工作質(zhì)量及其績效核算
 
四、學報編輯部工作數(shù)量及其績效核算
 
五、學報編輯部工作時間及其績效核算
 
六、其他條款
 
 
第四篇辦刊對話篇
 
 
第十五章向其他編輯部“問道”
 
一、主動“求診”
 
二、接受上門“傳道”
 
三、在會議中交流
 
 
第十六章向?qū)W科專家求教
 
一、向校外專家求教
 
二、向校內(nèi)專家求教
 
 
第十七章與作者和讀者交流交心
 
一、與作者交流交心
 
二、與讀者交流交心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