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麗絲?萊辛(Doris Lessing,1919—2013)200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繼弗吉尼亞?伍爾夫之后的又一女作家,不屈的自由女性,硬核的“文壇女斗士”。1919年10月22日,在伊朗古城的一所石屋中,多麗絲?泰勒出世了。她的父親本是英國的一名普通銀行職員,在“一戰(zhàn)”參軍失去了一條腿;母親曾是父親截肢時的管床護士。多麗絲4歲時,全家輾轉回到英格蘭老家,不久又遷至非洲的津巴布韋墾荒種地。14歲時,多麗絲因眼疾退學,為逃離貧窮壓抑的原生家庭和荒涼閉塞的鄉(xiāng)野,到南非大都市謀生,先后做過護士、保姆、接線員。25歲時,她隨第二任丈夫、一名德國流亡共產黨人改姓萊辛。30歲和平分手后,她攜幼子返回母國,只帶著少量現金和書稿、衣服,以及一箱書,但她不禁歡呼:“我自由了,我終于完全成為我自己。我是我自己創(chuàng)造出來的,我是自足的獨立個體!”翌年,萊辛從非洲帶來的書稿《野草在歌唱》出版,轟動英美文壇。她43歲時,長篇小說《金色筆記》問世,被譽為“女性解放運動啟蒙書”;但萊辛拒絕這一標簽,說“我想寫的是一部記錄時代的編年史”。她交游廣泛,情史豐富,熱衷于社會運動,也因曾是共產主義的有力支持者,受到英國軍情五處長達二十年的秘密監(jiān)視。在不同文明、種族間的遷徙和波瀾壯闊的人生,賦予了這位“亞非歐的女性精靈”非凡的見識;她一生寫下五十余部小說,曾獲毛姆文學獎、英國皇家文學會榮譽獎等幾十項大獎,88歲時獲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說:“萊辛改變了我們審視這個世界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