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悲劇藝術經歷過三次高峰,其中每一次繁榮都表現出各自不同的審美特征和價值取向,本書從分析古希臘時期悲劇大師索??死账沟谋瘎∪胧郑枋龀錾砻T、品德高尚的主人公因一時疏忽而陷入困境,這也是亞里士多德對悲劇人物和情節(jié)的概括,大大縮小了悲劇藝術的范圍。而克里斯托弗?馬洛反其道而行之,其作品反映了文藝復興時期的人追求權力的欲望及其不幸后果,揭示人類的邪惡與自私會引發(fā)慘痛后果,無限的欲望在有限的社會歷史時空里橫沖直撞,只能帶來傷痛與死亡。這種自我毀滅的選擇在道德層面上值得譴責,在藝術層面上也有其獨特的吸引力,擴大了悲劇藝術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