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社會科學(xué)語言文字知與道:語言、邏輯與哲理探析

知與道:語言、邏輯與哲理探析

知與道:語言、邏輯與哲理探析

定 價:¥98.00

作 者: 楊曉波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
叢編項:
標(biāo) 簽: 暫缺

ISBN: 9787522701608 出版時間: 2022-04-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字?jǐn)?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成果為一項語言哲學(xué)與比較哲學(xué)的綜合研究,通過語言、邏輯與哲學(xué)三個維度(或曰三種進路),對“知”與“道”這兩個中國哲學(xué)的重要概念進行了考察,旨在探析兩者間張力所展現(xiàn)的形而上意蘊,并從中揭示中西哲學(xué)的不同特質(zhì),突顯中國哲學(xué)“由詞通道”“道不離器”及“道在倫常日用”之精神。

作者簡介

  楊曉波 男,1981年生,浙江杭州人;博士,教授,現(xiàn)任職于浙江越秀外國語學(xué)院;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xué)、斯洛文尼亞盧布爾雅那大學(xué)訪問學(xué)者;研究領(lǐng)域為語言哲學(xué)、比較哲學(xué)、日本哲學(xué)、翻譯學(xué)等;主持國家級、省部級等各級課題多項,在國內(nèi)外學(xué)術(shù)刊物發(fā)表論文30余篇,出版專著3部、譯著9部。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研究之緣起
  第二節(jié)  研究范圍與進路
  第三節(jié)  研究框架與各章概要
第二章  “知”與“道”的歷史考察
  第一節(jié)  從“語言批判”到“默會認(rèn)識”
  第二節(jié)  西方哲學(xué)中的“語言批判”
  第三節(jié)  中國哲學(xué)中的“語言批判”
  第四節(jié)  中西哲學(xué)中的“默會認(rèn)識”
第三章  “知”與“道”的語言分析Ⅰ:“知”,“道”“知道”,與“不知道”
  第一節(jié)  “知”
  第二節(jié)  “道”
  第三節(jié)  “知道”與“不知道”
第四章  “知”與“道”的語言分析Ⅱ:“不知道”種種
  第一節(jié)  安德烈·庫克拉的分類Ⅰ(按程度)
  第二節(jié)  安德烈·庫克拉的分類Ⅱ(按性質(zhì))
  第三節(jié)  西爾維亞·喬納斯的分類
  第四節(jié)  梁瑞清的分類
  第五節(jié)  本書的分類
第五章  “知”與“道”的邏輯分析Ⅰ:“場所邏輯”的視角
  第一節(jié)  關(guān)于邏輯觀
  第二節(jié)  西田幾多郎與“場所邏輯”
  第三節(jié)  對亞里士多德邏輯的挑戰(zhàn)
  第四節(jié)  “場所邏輯”與“不知道”
第六章  “知”與“道”的邏輯分析Ⅱ:我們緣何“不知道”
  第一節(jié)  從“有的場所”觀之
  第二節(jié)  從“相對無的場所”觀之
  第三節(jié)  從“絕對無的場所”觀之
  第四節(jié)  從系詞“是”的視角觀之
第七章  “知”與“道”的邏輯分析Ⅲ:對“不知道”之道
  第一節(jié)  道“不知道”的邏輯可能性
  第二節(jié)  維特根斯坦的“顯示”
  第三節(jié)  馮友蘭的“負(fù)的方法”
  第四節(jié)  道家的方法
  第五節(jié)  禪宗的方法
  第六節(jié)  中國古典詩學(xué)的方法
第八章  “知”與“道”的哲理探析Ⅰ:詞與道
  第一節(jié)  “可道的”與“不可道的”
  第二節(jié)  “由詞以通道”
  第三節(jié)  語言、世界與超越
第九章  “知”與“道”的哲理探析Ⅱ:邁向“后語言哲學(xué)”
  第一節(jié)  “后語言哲學(xué)”展望
  第二節(jié)  李澤厚的“后語言哲學(xué)”
  第三節(jié)  “有”哲學(xué)與“無”哲學(xué)
  第四節(jié)  中國哲學(xué)之登場
第十章  “知”與“道”的哲理探析Ⅲ:語、默的體驗性
  第一節(jié)  言說源于體驗并歸于體驗
  第二節(jié)  體驗,讓語言消失在幸福之處
第十一章  結(jié)語:道在倫常日用中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