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峴泉集》為道教正一派第四十三代天師、明初著名道教思想家、文學家張宇初的詩文別集,包括文四卷、詩二卷。其中,文涵蓋雜著、序、記、墓志、說、傳、書、頌、箴、銘、贊、賦、騷、操、詞、題跋、祭文、青詞、齋意、梁文、普說、疏、歌行等23類,詩涵蓋五古、五律、五排、七律、七絕等5類,總計1048篇(首)。《峴泉集》文體種類眾多,有價值的有三種:一是探討道家道教思想乃至三教合一思想的;二是闡述文學思想尤其是詩歌理論的;三是墓志、書、傳等,可補史乘之闕。詩歌數(shù)量龐大,位居明代道教詩人之首,且藝術價值很高,王夫之稱之為“國初好手”,錢謙益稱其“五言古詩意匠深秀,有三謝、韋、柳之遺響”。本書整理采取點校方式,以北京大學圖書館藏崇禎本為底本(文字漶漫處輔以南京圖書館藏本),以《道藏》本、乾隆十九年刻本、《四庫全書》本為校本;另,張宇初詩文自明以來被不少文獻采錄如《列朝詩集》《明詩評選》等,整理中也加以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