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史學理論政治與思想語境中的宋代《尚書》學

政治與思想語境中的宋代《尚書》學

政治與思想語境中的宋代《尚書》學

定 價:¥98.00

作 者: 劉力耘著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20397414 出版時間: 2022-03-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58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聚焦宋代《尚書》學,運用語境重建與文本分析相結合的方法,以專題的形式,通過考察經(jīng)典闡釋中基于時政判斷的理想圖景和行動指向,揭示《尚書》學之于兩宋變法、中興、災異論和理學等重大政治思想、實踐主題的回應和貢獻,以期歷史地理解經(jīng)典闡釋的成因與意義,豐富關于傳統(tǒng)中國經(jīng)學的認識,并嘗試從《尚書》學的視角,探索政治行為背后的思想邏輯。

作者簡介

  劉力耘,女,1988年生,陜西榆林人。2017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獲歷史學博士學位?,F(xiàn)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理論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宋代政治思想史、經(jīng)學史等領域的研究。在《中國史研究》《文史哲》《史學理論研究》《中華文史論叢》等刊物上發(fā)表學術論文十余篇,獲第十- -屆鄧廣銘學術獎勵基金優(yōu)秀獎,主持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特別資助項目等。

圖書目錄

緒論
  節(jié)  20世紀以來宋代《尚書》學研究
    一  經(jīng)學史類著作中的宋代《尚書》學
    二  《尚書》學史中的宋代《尚書》學
    三  有關宋代《尚書》學的專題研究
    本節(jié)結語
  第二節(jié)  《尚書》在宋代政治中的角色
    一  君主之軌范
    二  為臣之楷模
    本節(jié)結語
章  《尚書》學與熙寧新政
  節(jié)  范純仁《尚書解》
    一  進獻背景
    二  文本形態(tài)
    三  現(xiàn)實政治指向
    本節(jié)結語
  第二節(jié)  王安石《尚書》學
    一  圣王賢君的立場及其原因
    二  君主在政治決策中的角色
    三  “帝王之道”的現(xiàn)實指向
    本節(jié)結語
第二章  《尚書》學與高、孝中興
  節(jié)  復仇論
    一  對蘇軾新說的承襲
    二  對蘇軾新說的否定
    本節(jié)結語
  第二節(jié)  史浩《尚書正義》
    一  孝道
    二  近習
    本節(jié)結語
第三章  士大夫災異論中的《尚書》學
  節(jié)  兩種事應解讀原則的沖突
    一  蘇軾的災異新解
    二  《洪范政鑒》的設計與目標
  第二節(jié)  災異意指解讀的“消失”
    一  針對事應說的幾種批評
    二  士大夫回避災異意指解讀的姿態(tài)
  第三節(jié)  災異常數(shù)說
  第四節(jié)  回到《洪范五行傳》
    一  《書傳》重新肯定事應說
    二  南宋《尚書》學的立場
  本章結語
第四章  理學中的《尚書》學
  節(jié)  傳統(tǒng)解釋下“十六字”的內涵與應用
    一  “人心惟危”:群體之人與個體之人
    二  “道心惟微”:偏重“道”與偏重“心”
    三  “惟精惟一”的多重含義
  第二節(jié)  北宋士大夫的“十六字”新解
    一  “允執(zhí)厥中”引發(fā)的重視
    二  “十六字”成為整體
三政治實踐中的性理化“十六字”
四性理化“十六字”與佛教的關系
五《尚書》注解著作中“十六字”的性理化
第三節(jié)南宋“十六字”性理化解釋的普遍化
一性理化解釋的幾種形態(tài)及其在政治中的表達
二在朱子學中的核心 地位
本章結語
全書結語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