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醫(yī)學中國醫(yī)學外感病辨治綱要:寒溫合一論

外感病辨治綱要:寒溫合一論

外感病辨治綱要:寒溫合一論

定 價:¥98.00

作 者: 劉緒銀
出版社: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17350341 出版時間: 2023-08-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外感時行病的病理演變過程中寒、溫表象是對立統(tǒng)一的,傷寒六經(jīng)辨證體系和溫病衛(wèi)氣營血辨證體系、三焦辨證體系都是以臟腑、經(jīng)脈、陰陽、表里、寒熱、氣血理論為依據(jù)的,只是側重不同而已,沒有本質區(qū)別。傷寒學派以傷寒為一級病名,以統(tǒng)溫病,并不完全否定溫病學家的學術思想。溫病學家是以溫病為一級病名,將《傷寒論》所述之傷寒限定為與風溫、濕溫、暑溫、秋燥等并立的狹義傷寒。按照同病異治、異病同治的原則,寒、溫辨證論治體系可以合二為一,以建立起較為完善的時行熱病辨證論治體系。

作者簡介

  劉緒銀,男,主任醫(yī)師,我國著名中醫(yī)學家國醫(yī)大師張學文、路志正教授學術繼承人,長期從事中醫(yī)內科診療工作,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jīng)驗。

圖書目錄

上篇 基礎篇
第一章 緒論/2
第一節(jié) 外感病學術簡史 /2
一、 先秦時期 /2
二、 秦漢時期 /3
三、 晉唐時期 /4
四、 宋金元時期 /4
五、 明清時期 /6
六、 現(xiàn)代發(fā)展 /8
七、 寒溫學說之爭 /9
第二節(jié) 外感病分類和命名 /11
一、 外感病分類 /11
二、 疾病命名 /12
第二章 病因與發(fā)病/13
第一節(jié) 病因 /13
一、 時令淫邪 /13
二、 雜氣戾氣 /15
第二節(jié) 發(fā)病 /16
一、 發(fā)病條件 /16
二、 發(fā)病形式 /18
三、 人群特征 /18
第三節(jié) 病機病理 /19
一、 基本病機 /19
二、 演變規(guī)律 /22
三、 預后轉歸 /23
第四節(jié) 外感病特征 /23
一、 觸邪史 /23
二、 時空性 /23
三、 病程階段性 /24
四、 流傳性 /24
五、 急速險惡 /24
六、 并發(fā)癥與后遺癥多 /25
第三章 辨證論治/26
第一節(jié) 診察 /26
一、 癥征 /26
二、 詢問病情 /26
三、 客觀檢察 /27
第二節(jié) 辨證 /27
一、 外感病傳統(tǒng)辨證模式 /27
二、 辨證診斷步驟 /33
第三節(jié) 論治 /37
一、 論治步驟 /37
二、 外感病治法 /42
第四節(jié) 預防 /47
一、 養(yǎng)生強體 /47
二、 規(guī)避邪毒 /47
三、 預施藥物 /48
四、 接種預防 /48
五、 保護環(huán)境 /48
中篇 辨治綱要
第四章 衛(wèi)表證治/52
第一節(jié) 衛(wèi)表寒證治 /52
一、 傷寒表虛證 /53
二、 傷寒表實證 /61
三、 衛(wèi)分寒濕證 /73
四、 衛(wèi)分涼燥證 /80
第二節(jié) 衛(wèi)分熱證治 /82
一、 衛(wèi)分風熱證 /82
二、 衛(wèi)分濕熱證 /94
三、 衛(wèi)分溫燥證 /100
第五章 半表半里證治/103
第一節(jié) 少陽證治 /103
一、 提綱 /104
二、 常見證治 /105
第二節(jié) 邪遏三焦證治 /113
一、 寒濕遏三焦證 /113
二、 濕郁三焦化熱證 /116
三、 濕熱郁遏三焦證 /117
第三節(jié) 邪遏膜原證治 /117
一、 提綱 /118
二、 常見證治 /119
第六章 里實熱證治/124
第一節(jié) 上焦氣分實熱證治 /124
一、 肺氣分實熱證 /125
二、 心氣分實熱證 /135
三、 熱遏胸膈證 /142
第二節(jié) 中焦氣分實熱證治 /148
一、 陽明氣分實熱證 /148
二、 太陰陽明濕熱證 /158
三、 肝膽實熱證 /163
四、 陽明大腸實熱證 /171
第三節(jié) 下焦氣分實熱證治 /179
一、 提綱 /179
二、 常見證治 /180
第四節(jié) 營血證治 /187
一、 上焦營血證 /187
二、 中焦營血證 /192
三、 下焦營血證 /193
第七章 里實寒證治/196
第一節(jié) 上焦實寒證治 /196
一、 肺實寒證 /196
二、 心實寒證 /202
三、 寒濕結胸證 /206
四、 寒飲停胸膈證 /207
第二節(jié) 中焦實寒證治 /209
一、 太陰陽明寒實證 /209
二、 厥陰肝實寒證 /219
第三節(jié) 下焦實寒證治 /222
一、 太陽蓄水證 /222
二、 風水搏腎證 /223
三、 寒濕著腎證 /224
第八章 危證證治/226
第一節(jié) 內閉昏妄證治 /226
一、 毒熱內陷證 /227
二、 腑實熱閉證 /229
三、 濕熱蒙蔽證 /230
四、 痰熱蒙蔽證 /231
五、 痰濁蒙蔽證 /232
六、 瘀熱交阻證 /233
七、 顱腦水瘀證 /234
第二節(jié) 厥脫證治 /235
一、 熱厥證 /235
二、 寒厥證 /236
三、 痰厥證 /237
四、 陰盛格陽證 /238
五、 熱深劫陰證 /239
六、 氣陰衰脫證 /240
七、 陽氣暴脫證 /241
八、 氣衰喘脫證 /242
九、 陰陽衰絕證 /242
第三節(jié) 其他危證證治 /243
一、 熱盛動風證 /243
二、 痰熱動風證 /244
三、 毒熱瘀交加證 /245
四、 熱陷喘促證 /247
五、 關格證 /247
第九章 恢復期證治/251
第一節(jié) 里虛寒證治 /252
一、 上焦虛寒證 /252
二、 中焦虛寒證 /257
三、 下焦虛寒證 /271
第二節(jié) 里虛熱證治 /279
一、 上焦虛熱證 /279
二、 中焦虛熱證 /283
三、 下焦虛熱證 /290
四、 陰虛動風證 /296
第十章 雜論/299
第一節(jié) 寒熱錯雜證治 /299
一、 肺熱中寒證 /299
二、 肺熱腑寒證 /300
三、 肺燥腎寒 /301
四、 膈熱胃寒證 /302
五、 上熱中寒證 /303
六、 寒熱交夾中阻證 /304
七、 胃腸寒熱錯雜證 /306
八、 腎寒腑熱證 /307
九、 肝寒膽熱證 /307
第二節(jié) 毒證證治 /309
一、 傷寒陰陽毒證 /309
二、 毒蘊肌膚證 /311
三、 毒邪內攻證 /316
四、 邪毒流注證 /318
第三節(jié) 婦女外感證治 /320
一、 血室 /320
二、 衛(wèi)分證治 /321
三、 半表半里證治 /323
四、 里證證治 /323
五、 熱入血室證治 /324
下篇 常見外感病辨治
第十一章 肺系外感病/330
第一節(jié) 傷風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330
第二節(jié) 時行感冒(流行性感冒) /335
第三節(jié) 喉蛾?。ū馓殷w炎) /340
第四節(jié) 肺風咳(急性氣管- 支氣管炎) /343
第五節(jié) 肺熱?。ㄆ胀ǚ窝祝?/347
第六節(jié) 肺疫(傳染性肺炎) /350
第七節(jié) 風疹 /357
第八節(jié) 爛喉丹痧(猩紅熱) /358
第九節(jié) 疫瘰?。▊魅拘詥魏思毎龆喟Y) /362
第十二章 心系外感病/367
第一節(jié) 心癉(病毒性心肌炎) /367
第二節(jié) 心熱?。ǜ腥拘孕膬饶ぱ祝?/372
第十三章 肝系外感病/377
第一節(jié) 膽熱病(細菌性膽囊炎) /377
第二節(jié) 肝疫(病毒性肝炎) /380
第十四章 脾胃系外感病/388
第一節(jié) 胃腸風(感染性胃腸炎) /388
第二節(jié) 痢疾 /393
第三節(jié) 霍亂 /397
第四節(jié) 胃腸濕疫 /401
第十五章 腎系外感病/409
第一節(jié) 腎疫斑?。餍行猿鲅獰幔?/409
第二節(jié) 淋?。蚵犯腥荆?/420
第十六章 腦外感病/424
第一節(jié) 風頭痛 /424
第二節(jié) 腦瘟 /427
第十七章 其他外感病/434
第一節(jié) 痄腮(流行性腮腺炎) /434
第二節(jié) 皰疹病 /437
第三節(jié) 濕熱疫疹 /442
第四節(jié) 稻田瘟(鉤端螺旋體?。?/447
跋/455
主要參考書目/456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