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動力工程氫與燃料電池:新興的技術及其應用(原書第3版)

氫與燃料電池:新興的技術及其應用(原書第3版)

氫與燃料電池:新興的技術及其應用(原書第3版)

定 價:¥168.00

作 者: [丹]本特·索倫森 [意]朱塞佩·斯帕扎富莫
出版社: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11742524 出版時間: 2024-01-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16開 頁數: 字數:  

內容簡介

  《氫與燃料電池——新興的技術及其應用(原書第3版)》通過全面覆蓋在多學科的能源領域脫穎而出的制氫、儲氫和燃料電池等應用方向,詳細描述了已開發(fā)或正在開發(fā)的各種燃料電池技術?!稓渑c燃料電池——新興的技術及其應用(原書第3版)》提供了氫和燃料電池技術的主要基本科學理論,與此同時,以一種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了上述技術的應用以及如何從技術、經濟、管理等方面可持續(xù)融入社會?!稓渑c燃料電池——新興的技術及其應用(原書第3版)》反映了最近出現的技術和最有前途技術的市場滲透,并結合當前的挑戰(zhàn)和經濟趨勢,評估了燃料電池技術在未來的發(fā)展前景?!稓渑c燃料電池——新興的技術及其應用(原書第3版)》更新并擴展了氫儲存和運輸、熔融碳酸鹽燃料電池、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生物燃料電池(包括微生物燃料電池)、在運輸和發(fā)電廠的應用、遠景方案和壽命周期評估等內容?!稓渑c燃料電池——新興的技術及其應用(原書第3版)》非常適合能源領域的研究人員和專業(yè)人士,尤其涉及新能源知識的學術界和工業(yè)界的人員閱讀,同時也可供工程、物理和環(huán)境科學的教師和學生,以及參與能源或環(huán)境法規(guī)和政策制定的專業(yè)人士參考。

作者簡介

  Bent S?rensen,丹麥羅斯基勒大學人文與技術系榮譽教授。他曾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耶魯大學,日本京都大學,法國格勒諾布爾大學,以及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工作。他還經營著Novator先進技術咨詢公司和面向普通讀者的非營利Secantus出版社,并且是IPCC工作組的主要作者。他的研究是跨學科的,已經發(fā)表了近1000篇科學文章,并出版了大約40本書,獲得過包括著名的歐洲太陽能獎在內的許多獎勵和榮譽。Giuseppe Spazzafumo,意大利卡西諾和南拉齊奧大學土木和機械工程系副教授。他獲得了比薩大學機械工程學位和能源系統(tǒng)博士學位。他的主要研究領域是氫能系統(tǒng)。他于1997年創(chuàng)立了意大利氫能論壇,并于2007~2012年擔任該論壇主席。他自1999年起擔任國際氫能協(xié)會(IAHE)董事會成員,并擔任氫能理論與工程解決方案國際研討會(HYPOTHESIS)系列會議協(xié)調人。

圖書目錄

第3版前言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單位和轉換系數
第1章 導言1
1.1燃料電池和氫能可能扮演的角色1
參考文獻3
第2章 氫4
2.1氫氣的生產4
2.1.1水蒸氣重整4
2.1.2部分氧化、自熱重整以及干氣重整7
2.1.3水電解:燃料電池逆過程8
2.1.4氣化和木質生物質轉化15
2.1.5生物制氫18
2.1.6光解31
2.1.7直接熱或催化分解水36
2.2生產規(guī)模相關的問題37
2.2.1集中式產氫37
2.2.2分布式產氫37
2.2.3車載燃料重整38
2.3儲氫選項41
2.3.1壓縮氣體儲存43
2.3.2液氫儲存45
2.3.3氫化物儲存46
2.3.4低溫吸附氣體儲存58
2.3.5其他化學品儲存選項59
2.3.6比較儲存選項59
2.4氫氣運輸60
2.4.1容器運輸60
2.4.2管道運輸61
2.5氫氣轉化概述61
2.5.1用作能源載體62
2.5.2用作儲能介質62
2.5.3車輛燃燒用途62
2.5.4固定式氫氣和燃料電池的使用65
2.5.5燃料電池在運輸中的用途65
2.5.6直接使用66
2.6問題和討論66
參考文獻67
第3章 燃料電池83
3.1基本概念83
3.1.1燃料電池的電化學和熱力學83
3.1.2建模90
3.1.3量子化學方法93
3.1.4在金屬表面上水分解或者燃料電池的性能100
3.1.5流動和擴散建模110
3.1.6溫度因素113
3.2熔融碳酸鹽燃料電池114
3.3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 116
3.4酸性和堿性燃料電池127
3.5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130
3.5.1集電器和氣體輸送系統(tǒng)132
3.5.2氣體擴散層135
3.5.3膜層141
3.5.4催化劑作用147
3.5.5整體性能151
3.5.6高溫和逆向操作152
3.5.7衰減和壽命153
3.6直接甲醇和其他非氫燃料電池155
3.7生物燃料電池159
3.8問題和討論161
參考文獻162
第4章 燃料電池系統(tǒng)174
4.1乘用車174
4.1.1乘用車整體系統(tǒng)選擇174
4.1.2PEMFC和電池-燃料電池混合動力汽車175
4.1.3性能模擬179
4.2其他道路車輛194
4.3輪船、火車和飛機198
4.4發(fā)電廠和獨立系統(tǒng)202
4.5建筑集成系統(tǒng)204
4.6便攜式和其他小型系統(tǒng)207
4.7問題和討論210
參考文獻211
第5章 實施遠景方案217
5.1基礎設施要求217
5.1.1儲氫基礎設施217
5.1.2輸送基礎設施219
5.1.3本地分布219
5.1.4加氣站221
5.1.5建筑物集成的概念221
5.2安全和規(guī)范問題222
5.2.1安全問題222
5.2.2安全要求223
5.2.3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227
5.3基于化石能源的遠景方案228
5.3.1遠景方案技術和需求建模228
5.3.2全球清潔化石能源遠景方案239
5.4基于核能的遠景方案257
5.4.1歷史和現實的關切257
5.4.2安全核技術259
5.5基于可再生能源的遠景方案275
5.5.1全球可再生能源遠景方案275
5.5.2詳細的國家可再生能源遠景方案278
5.5.3新的區(qū)域遠景方案303
5.5.4不列顛群島308
5.6問題和討論327
參考文獻327
第6章 社會影響335
6.1成本預期335
6.1.1制氫成本335
6.1.2燃料電池成本336
6.1.3儲氫成本339
6.1.4基礎設施成本340
6.1.5系統(tǒng)成本340
6.2環(huán)境和社會影響的壽命周期分析343
6.2.1壽命周期分析的目的和方法343
6.2.2制氫的壽命周期分析345
6.2.3燃料電池的壽命周期分析349
6.2.4常規(guī)乘用車與配備燃料電池的乘用車的壽命周期比較351
6.2.5其他交通工具的壽命周期評估362
6.2.6儲氫和基礎設施的壽命周期評估363
6.2.7氫系統(tǒng)的壽命周期評估367
6.3不確定性367
6.4問題和討論369
參考文獻369
第7章 結論376
7.1機遇376
7.2障礙377
7.3競爭378
7.4前進道路387
7.4.1可再生能源系統(tǒng)中的儲氫387
7.4.2燃料電池汽車388
7.4.3建筑物集成燃料電池389
7.4.4便攜式設備中的燃料電池389
7.4.5集中式發(fā)電中的燃料電池390
7.4.6效率考量390
7.5我們還有多少時間395
7.6總結與展望397
參考文獻398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