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編
《黍離》——它的作者,這偉大的正典詩人
西學相遇中的章太炎“引申”概念新解:與其文論、語言思想的關聯(lián)
書面語的挑戰(zhàn)——現(xiàn)代文學在中國和日本的起源
竹內好思想中的“中國文學”
兩種審美現(xiàn)代性:以郁達夫與王爾德的兩個文學事件為例
一半是至論,一半是偏解——論魯迅與俄蘇文學之交
魯迅與莫言之間的歸鄉(xiāng)故事系譜——以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為輔助線
丸尾常喜的魯迅研究
再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從魯迅的信說到跨文化傳播
為生活的生活——周作人的“生活的藝術”
“應物兄”和“局外人”
五四南洋想象與東南亞南洋想象對話之后
訪問夏曼·藍波安
中 編
一個寫作者的世界文學經驗
文學倫理學批評:口頭文學與腦文本
走向融合與融通——跨文化比較與外國文學研究方法更新
關于外國文學研究與教學的若干問題
論文學史的三重世界及敘述——對文學史內部構建的理論探討
論新性靈主義詩觀及其中西詩學淵源
詩意誘惑與詩意生成——試論勒克萊齊奧的詩學歷險
當代美國戰(zhàn)爭小說中的跨國景觀與政治
論美國非裔詩歌的聲音詩學
論當代英國植物主題詩歌
浪漫主義時期批評革新語境下比較文學的誕生
(不)對稱的復興——二十一世紀中法文學比較面面觀
“西畫”的啟迪——呂斯百與法國畫家夏凡納
下 編
一元論抑或二元論:漢語二語教學本體認識論的根本分歧與障礙
是否有重譯《論語》之必要
中國古代艷情小說在法國的翻譯和接受
論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外譯的生成性接受
“良”與“涼”,譯意還是譯音?——從《茶館》劇本中一些雙關語的翻譯問題想到的
小說文化特色詞法譯翻譯策略歷史演變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