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醫(yī)學內科學輪狀病毒性腸炎中西醫(yī)診療精要

輪狀病毒性腸炎中西醫(yī)診療精要

輪狀病毒性腸炎中西醫(yī)診療精要

定 價:¥68.00

作 者: 王偉,陳翰翰,劉欽松
出版社: 四川科學技術出版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72701177 出版時間: 2021-05-01 包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158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輪狀病毒性腸炎起病急、病程短、發(fā)病率高,作為一種急性腸道傳染性疾病,已成為全國范圍內較為棘手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之一。近年來,中西醫(yī)學在個自不同理論體系指導下,對本病均有了深入的認知與研究。兩門子學科更是優(yōu)勢互補,將療效獨特、作用迅速的特點發(fā)揮的淋漓盡致。本書基于胃腸道解剖及病理生理,圖文并茂,引證舉隅,深入淺出,較為系統(tǒng)全面的介紹了中西醫(yī)學對輪狀病毒性腸炎的認識進展、治療措施及康復保??;有較強的實用性和可檢索性,適用于臨床各科醫(yī)師,尤其內科、兒科醫(yī)師,以及進修、實習醫(yī)師、醫(yī)學院校在校師生、基層醫(yī)務人員、廣大家長等。

作者簡介

暫缺《輪狀病毒性腸炎中西醫(yī)診療精要》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消化道解剖與生理
第一節(jié) 消化道解剖
一、胃
二、小腸
三、大腸
第二節(jié) 消化道生理
一、概述
二、胃內消化
三、胃的運動
四、小腸內消化
五、小腸的運動
六、大腸的功能
七、吸收
第三節(jié) 西醫(yī)對小兒胃腸道解剖生理的認識
一、口腔
二、食管
三、胃
四、腸
五、肝
六、胰腺
七、腸道細菌
八、健康糞便
第四節(jié) 中醫(yī)對小兒生理病理特點的認識
一、小兒生理特點
二、小兒病理特點
三、臨床治療用藥原則
第二章 西醫(yī)對輪狀病毒性腸炎的認識
第一節(jié) 流行病學特征
一、傳染源
二、傳播途徑
三、易感人群
四、潛伏期及傳染期
五、發(fā)病季節(jié)、地域特點
六、血清流行病學
七、疫苗進展
第二節(jié) 病原學特征
一、輪狀病毒的分子結構及功能
二、A組輪狀病毒結構和非結構蛋白
三、輪狀病毒受體及其作用
第三節(jié) 發(fā)病機制
一、RV感染宿主細胞的機制
二、RV致腹瀉機制
三、RV腸外擴散機制
四、RV感染對胃腸外其他臟器及其他系統(tǒng)功能影響的機制
第四節(jié) 臨床表現(xiàn)及診斷
一、臨床表現(xiàn)
二、并發(fā)癥
三、臨床診斷
第五節(jié) 常用治療方法
一、液體療法
二、抗病毒及免疫療法
三、微生態(tài)制劑
四、腸黏膜保護劑
五、輪狀病毒疫苗
六、補鋅治療
第三章 中醫(yī)學對輪狀病毒性腸炎的認識
第一節(jié) 病名與沿革
一、泄瀉病證名義辨析及相關病名認識
二、病名沿革
第二節(jié) 病因病機
一、概述
二、病因
三、臟腑相關病因
第三節(jié) 治療原則
一、利小便實大便
二、治泄九法
三、治瀉八法
四、治瀉十法
第四節(jié) 辨證論治
一、辨證分型
二、分型證治
三、臨床資料
第五節(jié) 中醫(yī)外治法
一、小兒推拿治療
二、針灸治療
三、耳針治療
四、穴位貼敷治療
第六節(jié)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
一、常用中成藥
二、臨床研究
第四章 基于“溫病理論”辨治輪狀病毒性腸炎
第一節(jié) 基于“溫病理論”辨治輪狀病毒性腸炎的思路
第二節(jié) 小兒生理病理特點與輪狀病毒性腸炎發(fā)病的關系
第三節(jié) 經典古方辨治輪狀病毒性腸炎
一、五加減正氣散
二、葛根芩連湯
三、參苓白術散
第五章 輪狀病毒性腸炎的中西醫(yī)康復與保健
第一節(jié) 西醫(yī)預防與康復
一、預防醫(yī)學概述
二、輪狀病毒性腸炎的預防與康復
第二節(jié) 中醫(yī)康復與保健
一、中醫(yī)康復學概述
二、輪狀病毒性腸炎的康復與保健
三、“治未病”思想在預防本病中的體現(xiàn)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