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生活時尚健康中醫(yī)養(yǎng)生方藥講課紀要(精)

方藥講課紀要(精)

方藥講課紀要(精)

定 價:¥119.00

作 者: 戴國和
出版社: 鄭州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64572082 出版時間: 2020-09-01 包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52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方藥講課紀要》分為上下兩卷。上卷二十講。一講主要內(nèi)容有三:①提高學者對醫(yī)德醫(yī)風方面新的認識和加強自己的學醫(yī)之責任感及迫切感。學習張仲景《傷寒論·自序》和《用藥如用兵論》等經(jīng)典著作。②提高醫(yī)療素質(zhì),又溫習四小經(jīng)典部分內(nèi)容。如《藥性賦》《小脈訣》《大脈訣》以及《醫(yī)學三字經(jīng)》第一節(jié)“醫(yī)學源流史”。③傳承醫(yī)藥技能知識。將戴氏百年的行醫(yī)秘籍公諸于世(融于講課之中)。如用藥一口端、用藥箴言和醫(yī)理三十三等。同時把百例證候常用方藥選作一系統(tǒng)的總結。后十九講主講中藥藥物知識。把常用藥物按功能分類,每講按3個內(nèi)容論述。①綜述本類藥物共性、主治、適用證及運用時的注意事項;②把每章每類的藥物編一歌訣,包括全類藥物品種名稱,簡稱類歌;③按功能分類:把每一種藥物主治病癥用14個字編成概括性的歌訣,簡稱藥物主治歌。下卷共二十一講,主要講述方劑知識,有以下幾點。1.方劑的起源與發(fā)展及方藥在臨床使用時的重要性和組方原則及變化。2.方劑按功能分類,共分為二十章。其中方劑有300多首,已講完。3.每個方劑分12個方面講述,如方劑的出處、組成、用法、功用、主治、證治機制、方解、配伍特點、辨證要點、鑒別及臨床使用、方歌等。4.在講解時,以每章的概念和每個方劑的證治機制及方解作為重點。如證治機制即把每個癥狀產(chǎn)生的原理一一說明、詳細解析。方解方面君臣佐使為重點,并講述各味藥物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和相互作用。在講課之時,隨時加入筆者的一些臨床經(jīng)驗及心得體會,供學者探討。附錄附常用方劑近千首,為學者查找急需之用。還有臨床常用對藥、角藥集錄供學者參改。

作者簡介

  戴國和,男,77歲,祖籍襄城縣山頭店鄉(xiāng)祝馮村,弱冠之年,行醫(yī)鄉(xiāng)里,咸有美名。于1970年進入襄城縣八七??茖W校任中醫(yī)教師。此后,先后擔任縣衛(wèi)校、縣職高、縣成人中專中醫(yī)??萍媛毥處?,達30年之久,培養(yǎng)學生千余名,現(xiàn)已退休。曾任祖國傳統(tǒng)醫(yī)學委員會委員,許昌地區(qū)中醫(yī)學會理事,許昌健康報告團專家,縣中醫(yī)學會副會長,縣政協(xié)第五、六、七、八屆委員。曾是縣勞動模范,連續(xù)30年被評為縣衛(wèi)生系統(tǒng)先進工作者,連續(xù)兩年被縣政府評為“十佳醫(yī)生”。2002年被中國名醫(yī)特醫(yī)選編委員會命名為“千年名醫(yī)”。2018年被許昌市人民政府命名為“許昌市名中醫(yī)”。其行醫(yī)業(yè)績已先后載人《世界傳統(tǒng)醫(yī)學大全》《世界名人錄》《東方之子》《中國名醫(yī)一萬家》《襄城縣志》等。戴老先生擅長內(nèi)科、婦科,尤其對中風病、肝膽病治療采取中西醫(yī)結合,有自己的獨到之處,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系列方藥,有效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50年來勤求古訓、博采眾方、勤于筆耕,厚積薄發(fā),現(xiàn)有中醫(yī)古籍出版社出版1999年出版的《論治精要》、天馬圖書有限公司2005年出版的《中醫(yī)助讀》、鄭州大學出版社2016年出版的《戴氏臨證方略》、鄭州大學出版社2017年出版的《中醫(yī)百講紀實》,以及與他人合著、擔任常務副主編的《中國名醫(yī)高新理論與實踐》第二卷等多部著作問世。戴老因其高超醫(yī)術、高尚醫(yī)德,退休后被醫(yī)院返聘工作至今。現(xiàn)任襄城縣中醫(yī)院名譽院長,被聘任為副主任中醫(yī)師,師帶徒學士研修班一、二屆導師。全國基層名老中醫(y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老師,仲景學堂老師,收徒30多名。

圖書目錄

上篇 中藥學
第一講 中藥學概論
第一節(jié) 提高醫(yī)德醫(yī)風素質(zhì)
第二節(jié) 貫通古今話名醫(yī)
第三節(jié) 研藥之用
第四節(jié) 提高臨證醫(yī)技
第二講 解表藥
第一節(jié) 辛溫解表藥
第二節(jié) 辛涼解表藥
第三講 清熱藥
第一節(jié) 清熱瀉火藥
第二節(jié) 清熱燥濕藥
第三節(jié) 清熱解毒藥
第四節(jié) 清熱涼血藥
第五節(jié) 清退虛熱藥
第四講 瀉下藥
第一節(jié) 攻下藥
第二節(jié) 潤下藥
第三節(jié) 峻下藥
第五講 祛風濕藥
第六講 芳香化濕藥
第七講 利水滲濕藥
第八講 溫里藥
第九講 行氣藥
第十講 消食藥
第十一講 驅(qū)蟲藥
第十二講 止血藥
第十三講 活血祛瘀藥
第十四講 化痰止咳平喘藥
第一節(jié) 溫化寒痰藥
第二節(jié) 清化熱痰藥
第三節(jié) 止咳平喘藥
第十五講 安神藥
第十六講 平肝息風藥
第十七講 補虛藥
第一節(jié) 補氣藥
第二節(jié) 補血藥
第三節(jié) 補陰藥
第四節(jié) 補陽藥
第十八講 開竅藥
第十九講 收澀藥
第二十講 其他藥
下篇 方劑學
第二十一講 方劑總論
第一節(jié) 方劑的發(fā)展
第二節(jié) 方劑與治法
第三節(jié) 方劑的分類
第四節(jié) 方劑的劑型
第五節(jié) 方劑的煎服法
第六節(jié) 方劑的組方原則及變化
第二十二講 解表劑
第一節(jié) 辛溫解表劑
第二節(jié) 辛涼解表劑
第三節(jié) 扶正解表劑
第二十三講 瀉下劑
第一節(jié) 寒下劑
第二節(jié) 溫下劑
第三節(jié) 潤下劑
第四節(jié) 攻補兼施劑
第二十四講 和解劑
第一節(jié) 和解少陽劑
第二節(jié) 調(diào)和肝脾劑
第三節(jié) 調(diào)和寒熱劑
第二十五講 清熱劑
第一節(jié) 清氣分熱劑
第二節(jié) 清營涼血劑
第三節(jié) 氣血兩清劑
第四節(jié) 清熱解毒劑
第五節(jié) 清臟腑熱劑
第六節(jié) 清虛熱劑
第二十六講 祛暑劑
第一節(jié) 祛暑解表劑
第二節(jié) 祛暑利濕劑
第三節(jié) 祛暑益氣劑
第二十七講 溫里劑
第一節(jié) 溫中祛寒劑
第二節(jié) 回陽救逆劑
第三節(jié) 溫經(jīng)散寒劑
第二十八講 表里雙解劑
第一節(jié) 解表清里劑
第二節(jié) 解表溫里劑
第三節(jié) 解表攻里劑
第二十九講 補益劑
第一節(jié) 補氣劑
第二節(jié) 補血劑
第三節(jié) 氣血雙補劑
第四節(jié) 補陰劑
第五節(jié) 補陽劑
第六節(jié) 陰陽并補劑
第七節(jié) 氣血陰陽并補劑
第三十講 固澀劑
第一節(jié) 固表止汗劑
第二節(jié) 斂肺止咳劑
第三節(jié) 澀腸固脫劑
第四節(jié) 澀精止遺劑
第五節(jié) 固崩止帶劑
第三十一講 安神劑
第一節(jié) 重鎮(zhèn)安神劑
第二節(jié) 補養(yǎng)安神劑
第三十二講 開竅劑
第一節(jié) 涼開劑
第二節(jié) 溫開劑
第三十三講 理氣劑
第一節(jié) 行氣劑
第二節(jié) 降氣劑
第三十四講 理血劑
第一節(jié) 活血祛瘀劑
第二節(jié) 止血劑
第三十五講 治風劑
第一節(jié) 疏散外風劑
第二節(jié) 平息內(nèi)風劑
第三十六講 治燥劑
第一節(jié) 輕宣外燥劑
第二節(jié) 滋潤內(nèi)燥劑
第三十七講 祛濕劑
第一節(jié) 化濕和胃劑
第二節(jié) 清熱祛濕劑
第三節(jié) 利水滲濕劑
第四節(jié) 溫化寒濕劑
第五節(jié) 祛濕化濁劑
第六節(jié) 祛風勝濕劑
第三十八講 祛痰劑
第一節(jié) 燥濕化痰劑
第二節(jié) 清熱化痰劑
第三節(jié) 潤燥化痰劑
第四節(jié) 溫化寒痰劑
第五節(jié) 治風化痰劑
第三十九講 消食劑
第一節(jié) 消食化滯劑
第二節(jié) 健脾消食劑
第四十講 驅(qū)蟲劑
第四十一講 涌吐劑
附錄一 常用方劑舉例
附錄二 臨床常用角藥、對藥集錄
編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