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字《麻姑仙壇記》全稱《有唐撫州南城縣麻姑山仙壇記》,是顏真卿楷書的代表作。該碑立于唐大歷六年(公元771年),后遭雷電毀佚,有原拓影印本行世。碑文蒼勁古樸,骨力挺拔,線條粗細變化趨于平緩,筆畫少波折,用筆時出“蠶頭燕尾”,多有篆籀筆意。其結體因線條厚重,為了在字的中宮留出余白,以避免壅塞,不得不竭力向四周擴張,外拓的寫法被推向極致。碑舊在江西臨川,明季毀于火??瑫?,據(jù)傳世剪裱本計共901字。此碑楷書,莊嚴雄秀,歷來為人所重。此時顏真卿楷書風格已基本完善,不但結體緊結,開張一任自然,而且在筆畫上也從光亮規(guī)整向“屋漏痕”的意趣邁進了。歐陽修《集古錄》中說:“此碑遒峻緊結,尤為精悍,筆畫巨細皆有法。”今人張彥生《善本碑帖錄》稱:所使拓本為橫刻帖本,傳宋時有原墨跡木刻本。碑刻原在江西建昌府南城縣西南二十二里山頂。今已無原碑拓傳世。傳此帖本有大、中、小三種,因原石均佚,故難尋佳本。據(jù)載,宋刻帖本就有張之洞、何子貞、端方、羅振玉藏本和戴熙、趙子謙跋本等數(shù)種,可見此刻帖傳世情況的復雜。本書選用東京國立博物館藏《大字麻姑仙壇記宋拓本》為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