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文為長篇紀實報告文學,講述了寧德福安革命老媽媽潘玉球的故事。潘玉球,女,福安溪潭鄉(xiāng)洋頭村人,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生。因家貧,未及成年就抱送磻溪劉家作童養(yǎng)媳。玉球生有3男3女。長子劉澤民在她的影響下,參加革命工作。不久,其夫墨林、其子澤民也先后加入中國共產黨。在當地開展“五抗”斗爭,組織農民赤衛(wèi)隊。玉球全力支持他們?yōu)楦锩ぷ鳎錾细锩镜郊依镩_會,她不僅熱情招待,主動站崗放哨。還擔任秘密交通員,把信縫在衣裳里送往指定地點。此間,葉飛、馬立峰、詹如柏、施霖、顏阿蘭、詹建忠等都是她家的常客,他們深為玉球的熱情、機靈、能干所折服,親切地稱她為“革命媽媽”。民國23年(1934年)春,墨林不幸犧牲。隱蔽在瓜溪的玉球驚聞噩耗,悲痛欲絕,她含淚掩埋丈夫遺體,勉勵兒子承繼父志,堅持革命。兩個月后,澤民又在交椅山主持會議時遭敵包圍而犧牲,頭顱被掛在城門示眾。玉球悲憤交加,為了避敵追捕和報仇雪恨,她忍痛將兩個女兒送人當童養(yǎng)媳,自己負起撫養(yǎng)不滿周歲幼孫的重任。紅軍主力北上后,玉球仍和閩東地下黨組織保持聯系,盡其交通員之職,一直堅持到福安解放。1951年,玉球當選為縣人民代表;1952年出席縣軍烈屬代表大會。1956年,福安專區(qū)第二次老區(qū)代表會議召開前夕,中共福建省委書記葉飛到福安時,即前往看望玉球,會議期間,與其促膝談心,追敘往事,親切地安慰她,并同她合影留念。1978年12月15日,玉球逝世,享年86歲,時任交通部長的葉飛出國訪問歸來,即致唁電,文曰:“革命母親潘玉球同志與世長辭,深表哀悼?!?/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