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藝術藝術理論藝術采風教程(龔余輝)

藝術采風教程(龔余輝)

藝術采風教程(龔余輝)

定 價:¥56.80

作 者: 龔余輝,肖文
出版社: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22438256 出版時間: 2023-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137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藝術采風教程》闡釋了藝術采風的概念、功能、表現(xiàn)手法,并詳細分析了藝術采風對象。在此基礎上,本書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提出的“推進文化自信自強”精神,以浙江松陽和安徽宏村、西遞、屏山等采風對象為例,闡述如何在不同人文風情下進行藝術采風創(chuàng)作,提升學生的文化自信。同時挖掘藝術采風與不同藝術類專業(yè)之間的關聯(lián)性,并以藝術采風作品裝裱和展示作為總結。本書可作為普通高等院校設計學、美術學、藝術學理論等專業(yè)師生的教學用書,也可以作為研學旅行等相關從業(yè)者的參考用書。

作者簡介

  龔余輝,博士,現(xiàn)為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景德鎮(zhèn)陶瓷大學客座教授,景德鎮(zhèn)市專業(yè)技術拔尖人才。本科、碩士畢業(yè)于湖北美術學院,獲學士、碩士學位;博士畢業(yè)于中國地質大學,獲博士學位。兼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fā)展中心評審專家、湖北省 文化交流中心理事、武漢市美術家協(xié)會理事、景德鎮(zhèn)新文藝群體協(xié)會理事、景德鎮(zhèn)宜可陶瓷有限公司藝術顧問。已出版《中國畫創(chuàng)作工坊——龔余輝》《龔余輝山水》等畫集,多件中國畫、陶藝作品發(fā)表于《文藝研究》《民族藝術》等 專業(yè)核心刊物,作品被海內(nèi)外藝術機構及個人收藏?!精@獎】● 2007年 第八屆藝術節(jié)全國大學美術作品展,獲 獎;● 2010年 湖北省第四屆高校教師美術作品展,獲銅獎;● 2011年 第三屆全國青年寫生作品大展,獲銅獎;● 2011年 湖北省藝術節(jié),獲一等獎;● 2012年 “年度湖北十大潛力藝術家年度人物獎”;● 2020年 中國陶瓷藝術設計大展,獲銀獎;● 2021年 景德鎮(zhèn) 陶瓷藝術雙年展,獲高嶺獎。 【個人畫展】● 2011年 “上善若水”龔余輝美術作品展(深圳22藝術區(qū)格豐藝術機構);● 2012年龔余輝山水畫作品展(湖北省美協(xié),至觀藝術繪館);● 2013年 “西游紀”龔余輝青綠山水畫展(湖北中國畫學會,東方明珠畫廊);● 2016年 “風起隨形”龔余輝瓷上繪畫展(藝術+雜志,壹空間藝術機構);● 2018年 “風起隨形”龔余輝藝術作品展(湖北省美協(xié),卓爾美術館);● 2018年 “溪山行旅”龔余輝藝術作品展(湖北省美協(xié),武漢客廳);● 2022年 “嘉平繪事”龔余輝藝術小品展(湖北省 文化交流中心,萃辰天心書院,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肖文,1970年生于湖北省武漢市,現(xiàn)為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1992年武漢工業(yè)大學建筑學專業(yè)本科畢業(yè),2007年獲得武漢理工大學藝術學碩士學位。出版教材兩部,發(fā)表論文多篇。主持及參與了東湖梅園三期改造工程、東湖磨山郊天壇工程、東湖牡丹園總體規(guī)劃、廬山東門區(qū)總體規(guī)劃及景觀建筑設計、軍運會大橋湖景觀提升項目(大型景觀噴泉)、咸寧旅游新城總體規(guī)劃、道觀河旅游總體規(guī)劃等多項景觀及規(guī)劃項目,參與了分布式虛擬設計/制造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研究項目,獲得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并取得相關技術專利,參與 大型旅游浮式平臺研究項目,并取得相關技術專利。

圖書目錄

1 藝術采風概述
1.1 藝術采風的概念 2
1.2 藝術采風的功能 3
1.3 藝術采風的表現(xiàn)手法 4
2 對藝術采風對象的認知
2.1 造型意識的培養(yǎng) 7
2.1.1 圖形意識的建立 7
2.1.2 形的變異與繁衍 8
2.1.3 形與形之間的關系 12
2.1.4 個性化對象的造型與構圖 14
2.2 色彩的次序與規(guī)律 17
2.2.1 色彩原理 17
2.2.2 色彩心理 21
2.2.3 地域色彩 23
2.3 綜合材料技法 25
2.3.1 傳統(tǒng)技法 26
2.3.2 當代技法 32
2.4 “采風”意識的培養(yǎng) 33
3 藝術采風的基本內(nèi)容
3.1 文化考察 36
3.1.1 采風對象的人文重要性 36
3.1.2 案例一:浙江松陽 37
3.1.3 案例二:安徽宏村、西遞、屏山 44
3.2 寫生、創(chuàng)作的內(nèi)容 54
3.2.1 實地取景 54
3.2.2 素材收集與小稿繪制 54
3.2.3 綜合材料的選擇與運用 58
3.3 寫生、創(chuàng)作的基本程序 65
3.3.1 選題與定位 65
3.3.2 考察調(diào)研與搜集整理 65
3.3.3 構思與構圖 66
3.3.4 表現(xiàn)形式 68
3.4 經(jīng)典作品賞析 74
3.5 習作與創(chuàng)作 80

4 藝術采風課程及其延展
4.1 藝術采風課程的目標與意義 84
4.1.1 藝術采風課程的目標 84
4.1.2 藝術采風課程的意義 86
4.2 藝術采風課程的延展 87
4.2.1 動畫與數(shù)字媒體藝術 87
4.2.2 工業(yè)設計 93
4.2.3 環(huán)境設計 97
4.2.4 視覺傳達設計 102
4.2.5 美術學及其他專業(yè) 107

5 藝術采風作品的裝裱與展示
5.1 藝術采風作品的裝裱 117
5.1.1 裝裱的概念與作用 117
5.1.2 裝裱的特點 118
5.2 藝術采風作品的展示 126
5.2.1 采風作品布展的區(qū)別 126
5.2.2 學生 采風作品展示 135
參考文獻 138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