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哲學知識讀物道德情操論

道德情操論

道德情操論

定 價:¥75.00

作 者: (英國)亞當·斯密
出版社: 譯林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44796361 出版時間: 2023-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346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斯密用同情的基本原理來闡釋正義、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產生的根源,說明道德評價的性質、原則以及各種美德的特征,并對各種道德哲學學說進行了介紹和評價,進而揭示出人類社會賴以維系、和諧發(fā)展的基礎,以及人的行為應遵循的一般道德準則。

作者簡介

暫缺《道德情操論》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卷 論行為得體
篇 論得體
章 論同情
第二章 論互相同情的快樂
第三章 論通過我們和他人感情是否一致,來判斷其情感是否得體
第四章 續(xù)前章
第五章 論和藹可親及令人尊敬的品德
第二篇 論不同 的得體度
導言
章 論源于軀體的
第二章 論源于想象的某種特殊傾向或習慣的
第三章 論乖戾的
第四章 論良善的
第五章 論自私的
第三篇 論幸運與不幸對人們判斷行為是否得體的影響;何以有時容易被認可,有時則不易
章 同給予快樂的同情相比,我們給予悲痛的同情一般來講是一種 為強烈的感情,但在當事人的自然感覺中卻依然不夠強烈
第二章 論野心的起源,及等級的差別
第三章 論嫌貧愛富、貴尊賤卑的傾向所導致的道德情操之腐敗
第二卷 論功過,或獎懲對象
篇 論功過意識
導言
章 看似值得感謝,似乎就值得報答;同樣,看似令人怨恨,似乎就應該受罰
第二章 論感激與怨恨的適當對象
第三章 對施惠者的行為缺乏贊許,對受惠者的感激之情就缺少體會;相反,對作惡者的動機缺乏責難,對受害者的怨恨之情就缺乏體諒
第四章 前幾章扼要重述
第五章 對功過意識的分析
第二篇 論正義和仁慈
章 兩種美德的比較
第二章 論正義感、悔恨感,兼論功德意識
第三章 論如此天性構成的作用
第三篇 就行為的功過,論命運對人類情感的影響
章 論命運產生影響的原因
第二章 論命運之影響的程度
第三章 論此種情感超常性的 因
第三卷 論我們判斷自己情感和行為的基礎,及責任感
章 論自我認可和不認可的原則
第二章 論對贊賞及值得贊賞的喜愛;及對責備和該受責備的畏懼
第三章 論良心的影響與
第四章 論自欺的天性,及一般規(guī)則的起源與運用
第五章 論一般道德準則的影響與 ,及它們被公正地尊為神之法
第六章 何種情況下責任感應是我們行為的 動機;何種情況下它應與其他動機共同發(fā)揮作用
第四卷 論效用對認可情感的影響
章 論效用的表現(xiàn)賦予一切藝術品的美,及這種美的廣泛影響
第二章 論效用的表現(xiàn)賦予人類性格與行為之美;及對這種美的感知在何種程度是初始的認可原則之一
第五卷 論習俗與風尚對道德上認可與否的影響
章 論習俗與風尚對我們美丑觀念的影響
第二章 論習俗與風尚對道德情操的影響
第六卷 論美德的品格
導言
篇 論個人品格對自己幸福的影響;或論謹慎
第二篇 論個人品格對他人幸福的影響
章 論天性使個人成為我們關注對象所依據的次序
第二章 論天性使社團成為我們慈善對象的次序
第三章 論普世仁愛
第三篇 論自制
結論
第七卷 論道德哲學體系
篇 論道德情操理論應該考察的問題
第二篇 論對美德本質的不同闡述
章 論認為美德存在于得體性之中的學說
第二章 論認為美德存在于謹慎之中的學說
第三章 論認為美德存在于仁慈之中的學說
第四章 論出格的學說
第三篇 論關于認可之原理的各種不同學說
導言
章 論以自愛推斷認可之原理的學說
第二章 論將理性視為認可之原理的學說
第三章 論認為情感是認可之原理的學說
第四篇 論不同作者詮釋道德實踐準則的方式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