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價:¥42.00
作 者: | 若松義人,朱悅瑋 |
出版社: | 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
叢編項: | |
標 簽: | 暫缺 |
ISBN: | 9787569943665 | 出版時間: | 2023-10-01 | 包裝: | 平裝-膠訂 |
開本: | 32開 | 頁數(shù): | 字數(shù): |
第一章 對工作進行改善的關鍵——“消除無用功”
01 找出什么是“無用功”,消除不能創(chuàng)造價值的行動
02 找出真正的原因,治標不治本的對策毫無意義
03 絕對不要“找東西”,不要的東西立即扔掉
04 不要太費力,要追求更輕松的方法
05 忍耐會使工作變得痛苦,用輕松的方法工作,讓上班變成快樂的事
06 不要被規(guī)則束縛,要對規(guī)則持疑問態(tài)度
07 不要和大家采取一樣的方法,下多大功夫就有多大的競爭力
08 好變化與壞變化,明確什么是絕對不能改變的
09 成功時更要有危機感,積累資本才能進行挑戰(zhàn)
專欄:豐田生產(chǎn)方式的故事1 “自働化”就是為了將人類從設備看守者的角色之中解放出來
第二章 對自己進行改善的推進方法——“意識改革”
10 發(fā)現(xiàn)了就立刻去做,動口不如動手
11 讓別人自己尋找答案:不要“直接告訴答案”而應該“讓人自己思考”
12 提高知識不如提高意識,不要迷信教科書而要重視現(xiàn)實
13 沒有困難創(chuàng)造困難,困境催生智慧
14 大膽改變,不要害怕失敗,要敢于進行挑戰(zhàn)
15 小錯誤也不能容忍,沒有信心就無法催生出智慧
16 發(fā)現(xiàn)問題一定要去現(xiàn)場,自己的眼睛比數(shù)據(jù)更可靠
17 親臨現(xiàn)場,“從零開始思考”進行改善
18 不要輕易說“明白了”,只有實踐過才有發(fā)言權
19 今日事,今日畢,即便是微小的努力,積累起來也能形成巨大的力量
20 不要光說不做,實物才最有說服力
專欄:豐田生產(chǎn)方式的故事2 誕生于日本并且走向世界的提高效率的生產(chǎn)方式——Just In Time
第三章 對團隊進行改善的體制——“可視化”
21 前工序是神,后工序是客,了解他們的信息是改善的開始
22 整體效率高于局部效率,站在比自己高兩級的立場上思考
23 將成功事例在其他部門推廣,信息要共享給整個公司
24 讓全員參與思考,單獨思考收效甚微
25 發(fā)現(xiàn)問題一定要改善,堅決找出真因
26 在進行改善的時候讓合作企業(yè)也參與進來
27 讓問題可視化,看不見問題就想不出辦法
28 權限無法讓人行動起來,要在說服和理解上下功夫
29 作業(yè)標準要設定得留有余地,然后用大家的智慧進行充實
30 與用錢相比,用心褒獎更能夠激發(fā)員工的好創(chuàng)意
31 manhour的計算是有限的,但manpower的思考卻是無限的
32 與其追究責任,不如找準原因
專欄:豐田生產(chǎn)方式的故事3 豐田生產(chǎn)方式是資源匱乏的日本的“夢幻技術”
第四章 對未來進行改善的循環(huán)方法——“良性循環(huán)”
33 對改善過的地方再次進行改善,用“更好的方法”持續(xù)成長
34 治療不如預防,小的清掃習慣比大掃除更重要
35 創(chuàng)新就是“改善”的積累
36 改善的目的是什么?是培養(yǎng)擁有智慧的人才
37 從“小改善”到“大改善”,腳踏實地比急功近利更好
38 多花些時間做決定,開始執(zhí)行之后再追求效率
39 不要讓工作中出現(xiàn)“暗箱”,盡可能自己做
40 改善的最終目標是讓自己的工作變得沒有必要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