輯 紙相遇
讀經典就是讀作家
魯迅與茅盾留下的文化地標
韜奮兩篇非虛構譯述的連載
韜奮擬“求人啟事”
得父親初版書《秋窗集》記
四鰓鱸魚,舊時文人交往的雅媒
樂讀汪曾祺
饒平如:只有兒童的心才會上天堂
嘆著氣,想念你——重讀《包法利夫人》
周克希:翻譯太美,普魯斯特太長
村上春樹的“林譯”世界
林少華的真、癡與書生氣
他們?yōu)楦篙吜?br /> 詩情彌漫《童年河》
好舌頭與藝術——讀《日本味道》
金閣寺與《金閣寺》
讀任璧蓮短篇小說
任璧蓮、盧學溥與茅盾
裘山山散文的魅力
沈嘉祿寫《上海老味道》
偷師《食鮮錄》
《野芒坡》的寫作密碼
咪咪嚕的憂傷如此美麗
慢慢喜歡你,程乃珊
想念寧波老味道
燕子李娟
喜愛閱讀的日本人
從小津電影看日本人隱忍功夫
這生生不息的大地呀
寫作是一種生理現象——與《上海文化》主編吳亮對談
我的非虛構文學寫作
第二輯 夢相見
那年,去北京送別姑父茅盾
茅盾、孔另境、孔令杰三位少小離家烏鎮(zhèn)人的鄉(xiāng)愁
韜奮先生的婚姻和愛情
去烏鎮(zhèn)見木心先生
“我現在很想念你”
正直善良的你
豐一吟阿姨
躲在信后的母親
施蟄存住了半個世紀的“北山樓”
賞花的審美起源于童年
本人特長
四川北路小文藝
愛書人都有開書店的夢想
那一場場家宴
紹興路上的青蔥歲月
左泥老師
送別劉緒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