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八個章節(jié),從五個部分論述促進學生高階思維發(fā)展的智慧學習空間構建方法。 部分,采用文獻分析法厘清高階思維能力的概念界定,梳理出高階思維能力的影響要素和培養(yǎng)方法,并在構成要素層面論證了智慧學習空間對高階思維能力發(fā)展的促進作用。第二部分,明確了構建智慧學習空間的理論支撐與關鍵技術,調研了智慧學習空問研究與應用現狀,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促進高階思維發(fā)展的智慧學習空間的構建目標及其基本特征,在構建目標和基本特征的指導下進行智慧學習空間的構建。第三部分,調研智慧學習資源的建設現狀,提出智慧學習資源的設計原則,并重點介紹視頻資源的建設方法和流程;同時,基于相關理論基礎進行智慧課堂教學模式設計,引入智慧課堂教學模式設計的應用實例,并對應用實例進行分析,提出改進策略。第四部分,剖析學習空間評價、智慧學習空間評價的內涵、特點及研究現狀,歸納影響智慧學習空間應用效果的各方面因素,基于促進學生高階思維能力提升的目標,從智慧教室(含智慧實驗室等)、資源平臺和社交空間三個維度出發(fā),設計智慧學習空間應用效果評價指標體系,建構智慧學習空間的應用效果評價模型,并以某學院的“智慧教室—資源平臺—社交空間”三位一體智慧學習空間為例,進行智慧學習空間評價模型的實踐驗證研究。第五部分,從信息素養(yǎng)的定義、構成和特點入手,基于已有的師生信息素養(yǎng)相關理論研究成果和實踐研究框架,分別設計智慧學習空間教師和學生信息素養(yǎng)調查問卷,并以某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教師和學生為例展開調查,分析影響智慧學習空間師生信息素養(yǎng)的關鍵因素,并提出相應的提升策略。本書旨在提出促進學生高階思維發(fā)展的智慧學習空間的建構重點,使智慧學習環(huán)境的構建工作 具有系統(tǒng)性和可操作性,期望可以為正在進行的智慧化學習環(huán)境構建工作提供一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