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文學文學評論與研究傳統(tǒng)工藝研究與鑒賞 四川皮影

傳統(tǒng)工藝研究與鑒賞 四川皮影

傳統(tǒng)工藝研究與鑒賞 四川皮影

定 價:¥79.00

作 者: 鐘遠波
出版社: 四川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69059007 出版時間: 2023-10-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主要以四川皮影為展示對象。全書共分為六個部分,分別為“皮影溯源”“本體研究”“對比研究”“現(xiàn)狀研究”“應用研究”“傳播研究”,搜集、分類整理國內(nèi)外已有的四川皮影的相關文獻資料,并從中篩選出具有一定研究價值和代表性的文獻資料進行梳理。還從現(xiàn)狀研究出發(fā),結合口述史研究方法在四川地區(qū)對一些著名的國家級皮影傳統(tǒng)工藝傳承人、皮影技藝、皮影市場等進行調(diào)研,整理后形成文字、影像和圖片資料,如四川被列入聯(lián)合國“世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的南部馬王皮影、閬中王皮影等。本書從度角度、多方面對四川皮影的歷史及生存現(xiàn)狀進行了詳細的論述,呼吁更多有識之士進入保護和傳承四川皮影的行列之中。

作者簡介

  鐘遠波 成都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教授,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數(shù)字媒體與傳統(tǒng)工藝研究。 羅天昱 成都大學師范學院副教授,碩士,主要從事美術教育與傳統(tǒng)工藝研究。

圖書目錄

目錄

第一章皮影溯源

四川皮影藝術發(fā)展史概略

李龍(3)

四川皮影戲

江玉祥(10)

果然皮里有春秋

——成都燈影戲溯考

戴德源(14)

“遺產(chǎn)時代”的民間戲劇

——四川巴中皮影戲生存現(xiàn)狀的個案考察

李錦萍李國太(20)

近三十年來的川北皮影戲研究

吳佩林朱艷杰(27)

四川博物院館藏皮影藝術鑒賞

陳靜(32)

第二章本體研究

中國皮影藝術的研究

脫繼強(39)

四川皮影戲的民俗功能

江玉祥(43)

川北皮影唱段解析

紀弋煊(47)

淺析川北皮影的源流、特色及現(xiàn)狀

任東(53)

皮影過稿之美探微

王炳社(60)

第三章對比研究

川北民俗“四朵金花”

熊梅(71)

陜西皮影與四川皮影的比較研究

謝宇華李東風(75)

影幕上的華姿

——略論四川皮影與川劇造型的相似性特征

唐睿(79)

中國西北與華北皮影的審美模式之比較

張敏(84)

成都皮影與渭南皮影影人服飾特征對比

王浩鳳萬宗瑜(89)

第四章現(xiàn)狀研究

亟待搶救的民間藝術瑰寶:四川皮影戲

——四川民間戲劇現(xiàn)狀調(diào)查報告之二

文謹(99)

四川皮影的生存現(xiàn)狀與保護策略

謝宇華(106)

巴蜀文化的印記

——重慶梁平皮影藝術

楊莉(110)

四川文化產(chǎn)業(yè)鏈的構建

——以川北皮影產(chǎn)業(yè)開發(fā)為例

匡翼云(115)

皮影知識產(chǎn)權保護研究

黎賢(118)

動畫對四川皮影戲的保護傳承策略探討

張垚(124)

第五章應用研究

淺析四川皮影對美術教育的影響

——以色彩運用與造型特點為例

萬鑫賢李雍惠王洋(131)

成都博物館皮影元素在耳飾上的應用研究

覃小姍凌杰童操等(134)

淺談成都博物館皮影藝術對平面設計的啟示

羅乙洋(138)

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川北皮影戲的傳承與發(fā)展初探

梁祝宇帆(143)

皮影電腦動畫解析

韋凱許潔(147)

利用皮影藝術的民族特色加強二維動畫的發(fā)展

何淼王秀梅(151)

第六章傳播研究

藝術傳播學視域下中國皮影藝術的傳承與發(fā)展路徑研究

徐子涵(159)

川北皮影藝術的新媒體傳播路徑思考

王在寧席磊(169)

傳統(tǒng)皮影藝術的新媒體轉換與發(fā)展

楊帆(171)

以戲為本

——皮影藝術收藏理念

楊學晨(177)

川北王皮影

王彪(181)

附錄皮影欣賞(189)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