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鐵化合物在水環(huán)境污染防治中的應用研究基礎
1.1 基于硫酸根自由基的 氧化技術
1.1.1 過硫酸鹽活化方法及其在有機污染物處理中的應用
1.1.2 鐵活化過硫酸鹽及其應用
1.2 化學反硝化的研究進展
1.2.1 硝態(tài)氮化學還原去除的研究基礎
1.2.2 綠銹層間結構組分及反應活性
1.3 生物源Fe(Ⅱ)的形成及其在水環(huán)境污染治理中的應用
1.3.1 生物源Fe(Ⅱ)的形成
1.3.2 無機污染物的治理
1.3.3 有機污染物的降解
主要參考文獻
第2章 Fe(Ⅲ)/過硫酸鹽體系降解染料羅丹明B
2.1 均相Fe(Ⅲ)/過硫酸鹽體系降解染料羅丹明B(RhB)
2.1.1 不同鐵鹽種類對RhB降解效果的影響
2.1.2 均相Fe(ⅢI)/PS體系降解RhB單因素影響研究
2.1.3 無機陰離子對RhB降解效果的影響
2.1.4 Fe濃度變化及循環(huán)利用
2.1.5 Fe(Ⅲ)/PS體系產生硫酸根自由基對RhB脫色機理分析
2.1.6 小結
2.2 Fe2(MoO4)3活化過硫酸鹽降解染料 RhB
2.2.1 非均相Fe2(MoO4)3/PS體系降解RhB
2.2.2 催化劑Fe2(MoO4)3的穩(wěn)定性及重復利用性
2.2.3 Fez(MoO)3/PS體系產生硫酸根自由基對RhB脫色機理分析
2,2.4 小結
2.3 Fe(I[)/過硫酸鹽體系產生硫酸根自由基機理
2.3.1 Fe(I)活化過硫酸鹽機理分析
2.3.2 Fez(MoO4)3活化過硫酸鹽機理分析
2.3.3 小結
主要參考文獻
第3章 綠銹Fe(Ⅱ)/Fe(Ⅲ)- LDH的脫氨效能
3.1 不同類型綠銹作用下硝酸鹽的去除效果
3.1.1 Fe(Ⅱ)作用下硝態(tài)氨的去除
3.1.2 不同GR2(SO2)對硝態(tài)氮的去除效果分析
3.1.3 GR1(CO)對硝態(tài)氮的去除效果分析
3.1.4 小結
3.2 不同類型綠銹作用下亞硝態(tài)氨的去除效果
3.2.1 Fe(Ⅱ)作用下亞硝態(tài)氨的去除
3.2.2 不同GR2(SO4)對亞硝態(tài)氮的去除效果分析
3.2.3 GR1(CO)對亞硝態(tài)氮的去除效果分析
3.2.4 氧化產物對GR1(CO2)還原亞硝態(tài)氮的作用
3.2.5 小結
3.3 綠銹作用下調控E,對脫氨還原產物的影響
3.3.1 GR1(CO3-)/NO2-N體系的E。變化對還原產物種類的影響
3.3.2 單因素對E,和還原產物的影響
3.3.3 小結
主要參考文獻
第4章 微生物介導下的Fe(Ⅱ)/Fe(Ⅱ)循環(huán)脫氨效能及機理
4.1 微生物介導下的Fe(Ⅱ)/Fe(Ⅱ)循環(huán)脫氨效能研究
4.1.1 微生物介導下的Fe(Ⅱ)/Fe(Ⅱ)循環(huán)對亞硝態(tài)氮的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