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辦稅服務廳自孕育、誕生到發(fā)展,已經走過三十個春秋。經過征納雙方三十年“供”與“需”的良性互動,辦稅服務廳無意中充當了啟蒙納稅人權利意識的實驗場和稅務部門自我革命的先行者。本書作者利用六年業(yè)余時間,以辦稅服務廳的孕育、誕生和發(fā)展為主線,查閱相關文獻近千萬字,以法治的視角和翔實的史料,記錄了過去的三十年間,逼出“待批稅務文書受理窗口”,創(chuàng)設多功能辦稅大廳,辦稅服務廳在全國推廣并逐步走向虛擬化、移動化、自助化和智能化的過程;辦稅服務廳叫什么名稱、職能怎么定位、管理主體是誰、怎么進行管理、如何滿足納稅人繳費人日益增長的服務需求、如何激勵稅務干部職工安心工作等問題不斷形成共識的過程;辦稅服務廳孵化納稅服務理念,衍生12366服務熱線、稅務網站、納稅人學堂、納稅人維權組織的過程。本書通過 限度還原歷史,再現并謳歌了三十年來辦稅服務廳服務億萬納稅人繳費人、助力中國經濟發(fā)展做出的貢獻;再現并謳歌了數十萬稅務干部職工在辦稅服務廳用汗水和淚水譜寫的一個又一個感人的故事;再現并謳歌了各級領導和相關部門為辦稅服務廳的建設與發(fā)展傾注的心血和關懷。